[实用新型]一种踏板车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659.1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华伟;陈龙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胜达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踏板车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踏板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车轮毂。
背景技术
踏板车是一种介于摩托车与汽车之间的车辆,是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踏板车行驶时,重心靠后,使用者不会被风吹到膝盖,有益于身体健康,双脚可以自然的踩在前踏板上,特别是雨天行驶时,可以防止泥水溅落到裤子上,踏板车不存在链条外漏,油污不易沾到使用者身上,踏板上可以随车附带很多东西,并且踏板车放置方便,占地空间小,但是,现有的踏板车轮毂结构复杂,清洗起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方便、承载能力强、抗变形能力好的踏板车轮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踏板车轮毂,包括:轮轴、轮辋和至少三个轮辐,所述轮辋位于所述踏板车轮毂的最外层,所述轮轴位于所述踏板车轮毂的中间并包括一轮轴孔,所述至少三个轮辐设置在所述轮辋和所述轮轴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轮辋和所述轮轴连接,所述至少三个轮辐以所述踏板车轮毂的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轮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为弯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轮辐之间包括间隔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轴为圆形结构,所述轮辐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轮轴相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轮辋靠近所述间隔通孔的一侧设置有气门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踏板车轮毂结构简单、轮辐的外部线条简单流畅、易于清洗、承受重力均匀、稳定性好、受压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踏板车轮毂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轮轴,11、轮轴孔,2、轮辋,3、轮辐,31、第一侧面,32、第二侧面,4、间隔通孔,5、气门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踏板车轮毂,包括:轮轴1、轮辋2和三个轮辐3,所述轮辋2位于所述踏板车轮毂的最外层,所述轮轴1位于所述踏板车轮毂的中间并包括一轮轴孔11,所述三个轮辐3设置在所述轮辋2和所述轮轴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轮辋2和所述轮轴1连接,所述三个轮辐3以所述踏板车轮毂的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轮辐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面31和第二侧面32,所述第一侧面31为平面,所述第二侧面32为弯曲面,所述三个轮辐3以所述踏板车轮毂的中心呈对称分布,使轮毂承受重力均匀,平衡性好,增加了轮毂的抗变形能力,并且轮辐3线条流畅,结构简单,提高了轮毂的散热功能的同时,使得轮毂清洗方便。
另外,相邻的所述轮辐3之间包括间隔通孔4,降低了轮毂的重量,提高了轮毂的散热功能。
另外,所述轮轴1为圆形结构,所述轮辐3的第一侧面31与所述轮轴1相切连接,提高了轮毂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另外,所述轮辋2靠近所述间隔通孔4的一侧设置有气门嘴5,间隔通孔4为充气工具或维修工具预留了活动空间,方便为轮胎充气或维修时,拧紧和松开气门嘴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踏板车轮毂承载能力强、抗变形能力好、散热性能好、平衡性好、结构简单、易于清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胜达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胜达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光隔离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索应力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