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摩擦力型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357.4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章;费开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艾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力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机的钻杆,尤其涉及一种小摩擦力型钻杆。
背景技术
钻杆用于向钻头提供动力,广泛地用于采矿业以及建筑业中。传统的钻杆一般是与圆柱状结构,一端与钻机的水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钻头固定连接,这种结构的钻杆存在如下缺点,由于在实际作业当中,随着钻探的深入,圆柱状的钻杆与钻孔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这样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因此钻孔对钻杆的扭力增加,容易对钻杆造成损坏,从而影响钻机的寿命以及施工进度,而且扭力的增加必然会增大钻机动力装置的输出功率,无论钻机采用汽油机、柴油机或者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都必然会造成能量的大量消耗,不利于节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钻杆,能够减小与钻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少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保护钻杆,并且能够使钻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变,节约能源,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摩擦力型钻杆,能够减小与钻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少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保护钻杆,并且能够使钻机的动力源输出功率基本保持不变,节约能源,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摩擦力型钻杆,包括三棱柱状结构的钻杆主体和 分别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两端的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前端的连接头和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尾端的连接套;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包括嵌入钻杆主体的嵌入部和用于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以沿连接头轴线方向向前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侧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嵌入部与连接部一体设置;
进一步,所述连接头沿轴向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所述连接套嵌入式设置于钻杆主体的尾端,所述连接套与连接头的连接部适形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套内侧壁设置有连接螺纹;
进一步,所述钻杆主体、连接头和连接套同轴设置;
进一步,所述钻杆主体的每条棱边处均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摩擦力型钻杆,采用三棱柱结构的钻杆,能够减小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钻孔对钻杆施加的扭力减小,保护钻杆,延长钻杆的使用寿命;而且扭力的减小,使得钻机的动力源输出的功率可以保持比较稳定,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摩擦力型钻杆,包括三棱柱状结构的钻杆主体3和分别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3两端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摩擦力型钻杆,采用三棱柱结构的钻杆,能够减小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钻孔对钻杆施加的扭力减小,保护钻杆,延长钻杆的使用寿命;而且扭力的减小,使得钻机的动力源输出的功率可以保持比较稳定,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3前端的连接头和固定设置于钻杆主体3尾端的连接套4;所述连接头包括嵌入钻杆主体3的嵌入部2和用于连接的连接部1,所述连接部1的直径以沿连接头轴线方向向前逐渐减小,所述连接部1侧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嵌入部2与连接部1一体设置;所述连接头沿轴向设置有通孔5;所述连接套4嵌入式设置于钻杆主体3的尾端,所述连接套4与连接头的连接部1适形配合设置,所述连接套4内侧壁设置有连接螺纹;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连接,并且结构稳定,结构强度大,连接头设置通孔,利于通过水辨轴对钻杆进行注水冷却,采用嵌入的方式将连接头和连接套设置于钻杆主体3,可以大大增加结构强度,保障钻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钻杆主体3、连接头和连接套4同轴设置;保证钻杆能够良好稳定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钻杆主体3的每条棱边处均平滑过渡,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减小钻杆与钻孔之间的摩擦力,利于对钻杆的保护,当然,钻杆主体的中间为空心结构,利于进行注水冷却,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和尾端是指图1中B向形成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艾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艾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射流负压抽吸复合解堵装置
- 下一篇:外加厚无焊缝钻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