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翻炒烹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140.3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应高峰;应高波;陈建峰;胡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乐太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黄飞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翻炒 烹饪 固定 凹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翻炒烹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烹饪方式都需要人工手动翻炒食物,翻炒的过程中,油烟溢出,容易烫伤,对人体和环境均造成损害;翻炒过程中直接敞开锅盖或者频繁揭开锅盖翻炒,锅内热量容易散失,能耗增加。而电动翻炒烹饪灶利用电机驱动转轴,转轴旋转带动搅拌桨自动翻炒食物,由于转轴与锅体相连,在烹饪过程中,锅体会随着转轴旋转,因此,必须对锅体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证电动翻炒烹饪灶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电动翻炒烹饪灶的锅体会随着转轴旋转的缺点,发明了一种用于翻炒烹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结构,能够将锅体定位在灶台上,保证电动翻炒烹饪灶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用于翻炒烹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结构,设置在锅体与支撑锅体的灶台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上设置有加热区域,该加热区域最上层为灶面,所述锅体放置在灶面上,有一固定圈环绕在灶面的外侧,固定圈与锅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相互卡合的凹凸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圈上设置有若干从上边缘向下凹的凹槽A,所述锅体下底面的边缘固定有若干向下凸出的凸块A;所述凸块A能够嵌入凹槽A中。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圈的上边缘设置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凸块B,所述锅体下底面的边缘设置有若干内凹的凹槽B;所述凸块B能够嵌入凹槽B中。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的底面与灶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灶台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加热区域,该加热区域灶面比周边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定位锅体,增加电动翻炒烹饪灶的灵活性和使用便利性,同时,提高电动翻炒烹饪灶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为:1、锅体;2、灶台;3、灶面;4、固定圈;10、凹槽A;11、凸块A;20、凹槽B;21、凸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翻炒烹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结构,设置在锅体1与支撑锅体的灶台2之间,所述灶台中间设置向上凸起的加热区域,该加热区域最上层固定灶面3,灶面3采用微晶板。
所述锅体1放置在微晶板上,锅体1底面与微晶板接触,并且,锅体1的下底面边缘均匀分布三块向下凸出的凸块A11。
所述微晶板的外侧环绕固定一圈固定圈4,所述的固定圈上、与凸块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下凹的凹槽A,所述凸块A11嵌入凹槽A10中形成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
所述锅体1的下边缘均匀分布三个向上内凹的凹槽B20,所述固定圈4的上边缘、与凹槽B2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块B21,所述凸块B21嵌入凹槽B中形成可拆卸连接。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乐太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乐太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