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兼容多轴的手持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106.6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全文;徐敬;谢淑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2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手持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兼容多轴的手持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持单元普遍采用机械式波段开关来选择轴数和倍率,若使用不同轴数的机床,则需选择有相应档位数的机械式波段开关,这种情况造成了产品种类的混乱杂多。手持单元对不同轴数的机床兼容性不佳,不仅给销售人员带来不便,也给生产人员和相关人员造成了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容多轴的手持单元,其能够代替原来多个单一产品,且实用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兼容多轴的手持单元,包括急停按钮、手轮脉冲发生器、可编程控制器、轴选输入键、倍率输入键、轴选显示灯、倍率显示灯,急停按钮与数控系统电连接,用于启动或关闭数控系统,手轮脉冲发生器与数控系统电连接,用于输入脉冲信号到数控系统,以控制数控系统进给轴的运动,轴选输入键和倍率输入键分别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数控系统电连接,以分别控制数控系统的轴数和倍率,轴选显示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轴选输入键电连接,以显示当前的轴数,倍率显示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与倍率输入键电连接,以显示当前的倍率。
轴选显示灯和倍率显示灯是数码管、液晶屏或其它显示设备。
可编程控制器是单片机或任何可编程逻辑器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整体成本低;
2、由于采用轴选输入键,本实用新型对不同轴数的机床兼容性良好;
3、由于采用倍率输入键,本实用新型对需要多种倍率选择的机床兼容性良好;
4、本实用新型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单元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兼容多轴的手持单元包括急停按钮1、手轮脉冲发生器2、可编程控制器3、轴选输入键4、倍率输入键5、轴选显示灯6、倍率显示灯7。
急停按钮1与数控系统电连接,用于启动或关闭数控系统。
手轮脉冲发生器2与数控系统电连接,用于输入脉冲信号到数控系统,以控制数控系统进给轴的运动。
轴选输入键4和倍率输入键5分别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与数控系统电连接,以分别控制数控系统的轴数和倍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可编程控制器3是单片机或者任何可编程逻辑器件,轴选输入键4是实现增减量输入,其可以是按键、语音识别模块或者其它输入设备,且并不局限于轴选信号的外部输入形式,倍率输入键5是实现增减量输入,其可以是按键、语音识别模块或者其它输入设备,且并不局限于倍率选择信号的外部输入形式。
轴选显示灯6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与轴选输入键4电连接,以显示当前的轴数。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选显示灯6可以是数码管、液晶屏或者其它显示设备。
倍率显示灯7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与倍率输入键5电连接,以显示当前的倍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倍率显示灯7可以是数码管、液晶屏或者其它显示设备。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单元,不仅兼顾了轴数选择和倍率选择的功能,还通过增减输入兼容了不同轴数机床的控制,这样,使用一个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单元便可以代替原来多个单一产品,因此它是一种实用方便、适用范围更广、能降低整体成本的手持单元。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的方式输入轴选和倍率信息给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通过轴选输入键4进行轴选控制,并用轴选显示灯6显示当前的轴信息(2~9轴,可扩充),同时通过倍率输入键5进行倍率控制,用倍率显示灯7显示。例如,第一次按轴选输入键4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3的I/O口I0~I3控制使I0输出高电平,I1~I3输出低电平,同时可使轴选显示灯6显示字符“X”,此时说明当前只有一个轴,即“X”轴有效;同样的原理可以显示其它的轴数并进行控制。具体真值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