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阀管线箱机柜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8053.8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夏银华;徐力;蒋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线 机柜 面板 辅助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阀管线箱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VMB(阀管线箱)机柜包括壳体和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多个仪表,其中,壳体内部空间较大,上设有与上述内部空间中部对应的开口;上述仪表设置在上述内部空间的中部,其表面需设置面板;上述面板沿竖直方向的尺寸略大于壳体开口沿竖直方向尺寸,故装配时需使面板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运送至壳体内后再进行安装。
现有技术中,安装上述面板时,工人先将面板倾斜一定角度并送入壳体内,再转动面板至贴覆在表盘处的安装架上并手扶面板以使其定位,同时,其它工人安装用于固定上述面板的螺栓即可。但是,壳体内空间有限,不便于工人用力,安装过程中需要至少2人同时撑住面板才能使其定位,即需至少3人才能完成安装工作,人数较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
另外,上述面板安装过程中需至少2人同时扶住面板,而每个工人施加给面板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均不相同,常造成面板发生倾斜,导致面板上的螺栓孔偏离安装架上的螺栓孔,安装过程中需不断调整面板的角度,加重了工人撑托面板的负担。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用于阀管线箱机柜的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以避免人工手撑面板,减少面板安装需要的人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阀管线箱机柜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其能够将面板送入壳体内,并承托面板,以便于工人安装固定螺栓,避免了人工手撑面板,减少安装面板需要的人数,节省劳动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阀管线箱机柜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
底架;
固定在所述底架上的多个竖杆;和
用于承托面板,并通过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竖杆上的支撑杆。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竖杆上,用于顶住所述产品上方的斜撑。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所述竖杆为2个。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还包括钢丝绳和用于顶住所述钢丝绳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固定在两端分别与2个所述竖杆固定连接的加强杆上;所述钢丝绳挂在所述竖杆顶端,并圈住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竖杆上;所述千斤顶的端部与所述钢丝绳对应。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所述千斤顶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钢丝绳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所述竖杆的端部设有滑轮;所述钢丝绳套设在所述滑轮上;所述支撑杆上与所述竖杆相连的端部设有用于使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竖杆上的卡夹件。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分别为杆状的承托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其一端与所述承托部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其另一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竖杆上;所述承托部沿竖直方向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部。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所述承托部的自由端设有朝向上方的翘脚。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还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承托部上的圆筒套。
优选的,上述辅助安装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下方的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阀管线箱机柜面板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底架、多个竖杆和支撑杆,其中,竖杆固定在底架上;支撑杆通过其一端设置在竖杆上,用于承托面板。应用时,采用支撑杆距离地面高度合适的辅助安装装置,以使竖直放置在支撑杆上的面板上的螺栓孔与安装架的螺栓孔沿竖直方向对应;将面板下端放置在支撑杆上,并使支撑杆的上部靠在竖杆上,移动底架使支撑杆伸入壳体内,使面板竖直并贴覆在安装架上,沿水平方向调整面板以使面板上的螺栓孔与安装架上的螺栓孔对正,安装固定螺栓。
应用支撑杆离地面距离合适的辅助安装装置过程中,通过移动底架可将面板以一定倾斜角度送入壳体内,在壳体内将面板竖直贴覆在安装架上并水平调面板后即可直接安装将面板固定在安装架上的螺栓,无需工人手撑面板,减少了安装面板需要的人数,节省了劳动力。
另外,应用支撑杆离地面距离合适的辅助安装装置时,仅需调整面板水平方向的位置即可使其上的螺栓孔与安装架上的螺栓孔对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手撑面板的方式,调整面板上的螺栓孔与安装架上螺栓孔对应的操作简便、省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8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