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杆式制动调整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738.0 | 申请日: | 201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槐;陈仲安;陈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槐 |
主分类号: | F16D65/48 | 分类号: | F16D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诸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杆 制动 调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调整装置,尤其涉及拉杆式制动调整臂。
背景技术
制动调整臂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制动调整臂主要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两种方式,由于手动调节相对安全系数低,自动调节确保车轮具有恒定的刹车间隙,刹车安全可靠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自动调节的制动调整臂结构相对复杂,造价高昂同时也存在着灵敏度不高等技术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0920195223.2公开了一种车辆制动调整臂,包括壳体、蜗轮、蜗杆、调整臂轴、定位锁紧螺丝、定位垫片、定位销、端盖和若干个铆钉,定位垫片中的六角形孔用于固定调整臂轴的六角头部,定位垫片内的条形孔用于定位垫片的左右移动,定位垫片是通过定位锁紧螺丝与壳体固定,当调整臂需要调整时,先松开定位锁紧螺丝,再向右推动定位垫片,从而可直接调节调整臂轴,来改变蜗轮、蜗杆的传动目的,当调整到位后,只需要推回定位垫片,上紧锁紧螺丝从而使定位垫片固定,该种制动调整臂就是一种手动式的调节方式。
对于自动调节制动调整臂需要了解的是制动时调整臂的角行程可划分为三部分:1、间隙角度,对应于制动鼓和摩擦衬片的正常间隙;2、超量间隙角度,对应于因摩擦衬片磨损而增加的间隙;3、弹性角度,对应于由制动鼓、摩擦衬片以及制动分泵和制动系统动力传动时引起的弹性。目前自动调节制动调整臂的间隙自动调整时应尽量避开角行程中的弹性角度,但由于补偿的不精确往往会补偿弹性角度,造成调整过头,以致引起″拖磨″甚至″抱死″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方式下精确调节刹车间隙,防止补偿弹性角的拉杆式制动调整臂。
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和蜗杆的制动调整臂壳体,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一端通过大销轴连接连接叉,连接叉通过小销轴连接拉杆,拉杆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蜗杆组件。该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通过制动调整臂壳体连接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进而控制蜗轮连接的凸轮轴,由凸轮轴调节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超量刹车间隙。
作为结构优选所述的蜗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于蜗杆芯轴外周的堵盖、止动弹簧、蜗杆、扭簧、转动齿轮、蜗杆轴盖;所述的蜗杆组件安装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横向安装孔内。堵盖密闭连接横向安装孔端部防止灰尘进入提高制动调整臂整体使用寿命,并具有定位靠山作用。设于蜗杆和转动齿轮之间的扭簧具有良好的力量传递效果,通过止动弹簧产生的轴向力确保了整个蜗杆组件相对的稳定性。转动齿轮轴向设有环形伸出端,环形伸出端配合连接蜗杆外周,防止转动齿轮与蜗杆之间产生径向晃动。
所述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具体的结构为拉杆端部的齿条单向啮合转动齿轮,进而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
所述的制动调整臂壳体侧边设有竖向安装孔,竖向安装孔内置有拉杆的齿条端,竖向安装孔外端设有拉杆护套套接拉杆,防止灰尘进入竖向安装孔;所述的竖向安装孔与制动调整臂壳体内的横向安装孔相互连通。
所述的大销轴、小销轴穿过连接叉的一端端部均设有轴孔,上述轴孔分别配合连接大销钉和小销钉,方便简单的实现了大销轴、小销轴的轴向定位。
所述的连接连接叉的大销轴和小销轴构成的直线与制动调整臂壳体竖直方向呈倾角设置,通过倾角设置设定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角大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动调整臂壳体连接的拉杆单向离合控制蜗杆组件,进而控制蜗轮连接的凸轮轴,由凸轮轴调节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超量刹车间隙。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安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拉杆式制动调整臂,包括内置有蜗轮21和蜗杆7的制动调整臂壳体10,蜗轮21和蜗杆7相互啮合,制动调整臂壳体10一端通过大销轴16连接连接叉12,连接叉12通过小销轴15连接拉杆9,大销轴16、小销轴15穿过连接叉12的一端端部均设有轴孔,上述轴孔分别配合连接大销钉14和小销钉13。拉杆9端部设有齿条单向离合连接设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蜗杆组件,具体的是拉杆9端部的齿条单向啮合蜗杆组件中的转动齿轮5。
蜗杆组件安装于制动调整臂壳体10内的横向安装孔内。蜗杆组件包括依次套接于蜗杆芯轴2外周的堵盖18、止动弹簧19、蜗杆7、扭簧6、转动齿轮5、蜗杆轴盖4。转动齿轮5轴向设有环形伸出端,环形伸出端配合连接蜗杆7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槐,未经陈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7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引线框架与下模间距镶件的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丝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