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7561.4 | 申请日: | 2012-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董乐平;张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用来散热降温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电子设备集成度越来越高,其体积也越来越小,特别是小型的便携式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掌上电脑、PSP游戏机等。而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存在长时间工作后设备温度升高的问题,电子设备内的元器件温度过高时则会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一般的电子设备中都会装设有用于冷却其元器件的冷却器,最常见的冷却器即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向电子设备内吹风,以降底电子设备工作时的温度以达到冷却电子设备的目的。
然而,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体积较大,功耗较高,不适合运用在小型或微形的电子设备中。而且,相关技术的冷却风扇若长时间工作后易贴附很多灰尘,使得所述冷却风扇工作时发出噪声,进而导致其使用周期短。
因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冷却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整体厚度小,功耗小的冷却器。
根据上述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冷却器,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框架和固定收容在所述框架内的冷却单体。所述框架包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侧边,所述框架中间设有一挡壁,所述挡壁将所述框架分隔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冷却单体包括固定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冷却单体和固定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并与所述第一冷却单体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冷却单体,所述第一 冷却单体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一磁路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振膜和驱动所述第一振膜振动的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磁路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磁碗和收容在所述第一磁碗内的第一磁钢。所述侧边包括围成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第一侧边和围成所述第二收容腔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相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侧边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相通的第二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碗包括第一底壁和由所述第一底壁垂直延伸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通的第一泄压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的中央位置远离所述第一磁路系统的一面贴设有第一硬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上贴设有第一极芯。
优选的,所述第一振膜的工作频率不高于200Hz。
优选的,所述第一硬膜为铜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单体和所述第二冷却单体的工作频率相同,相位相反。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冷却器整体厚度小,功耗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器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的A-A线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冷却器10,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框架1和固定收容在框架1内的冷却单体(未标号)。框架包围成收容空间的侧边(未标号),框架1中间设有一挡壁4,挡壁4将框架1分隔成第一收容腔11和第二收容腔12。冷却单体包括固定收容在第一收容腔11的第一冷却单体2 和固定收容在第二收容腔12的并与第一冷却单体2具有相同结构的第二冷却单体3。第一冷却单体2包括分别固定在第一收容腔11的第一振动系统21和第一磁路系统22,第一振动系统21包括固定在第一收容腔11的第一振膜211和驱动第一振膜211振动的第一线圈212,第一磁路系统22包括固定在第一收容腔11的第一磁碗221和收容在第一磁碗221内的第一磁钢222。本实用新型冷却器10的第一冷却单体2的结构实际上与扬声器结构类似,即第一磁碗221与第一磁钢222之间会形成第一磁间隙223,第一线圈212则悬置在第一磁间隙223内。
本实用新型冷却器10其第二冷却单体3与第一冷却单体2的结构是一样的,因此,第二冷却单体3也包括分别固定在第二收容腔12的第二振动系统31和第二磁路系统32,第二振动系统31包括固定在第二收容腔12的第二振膜311和驱动第二振膜311振动的第二线圈312,第二磁路系统32包括固定在第二收容腔12的第二磁碗321和收容在第二磁碗321内的第二磁钢322。第二磁碗321与第二磁钢322之间会形成第二磁间隙323,而第二线圈312则悬置在第二磁间隙32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催化和超声波联合处理生活污水的装置
- 下一篇:轻薄型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