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废液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366.1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11/00 | 分类号: | D21C11/00;D21F1/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废液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造纸废液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工业使用木材、稻草、芦苇、破布等为原料,经高温高压蒸煮而分离出纤维素,制成纸浆,在制浆部分的除渣、洗浆、漂洗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洗涤废液。目前造纸废液中纸浆回收一般采用自然沉淀法,即将造纸废液注入自然沉淀池内,靠静置自然沉淀,但是自然沉淀池体积大,占地多,而且此种沉淀方式沉淀速度慢、回收率低、杂质多、质量差;并且不能连续回收,取浆困难,夏季时自然沉淀池底部的纸浆易发酵变质。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浆液分离速度快、回收率高、质量好的造纸废液的回收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造纸废液的回收装置,由一个以上的废液沉淀池连接组成,所述废液沉淀池为一倒锥台池体,所述废液沉淀池顶部连接一废液输入管,底部连接一排浆管,所述废液沉淀池顶部位于废液输入管的对面或管口反方向上开设有溢水口,所述废液沉淀池的出浆口上方固设一锥形阻水块。
进一步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废液沉淀池的内壁设有向下逐渐束口的螺旋引流通道,该螺旋引流通道起于废液沉淀池与废液输入管管口的连接处,止于锥形阻水块顶部齐平的圆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排浆管上设有一阀门。
进一步的,下游废液沉淀池的出浆口连接一存浆池。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的设备,使得造纸废液从废液输入管中进入,冲击废液沉淀池的内壁,沿内壁旋转使废液中的纸浆迅速分离、聚集,从而使得纸浆从底部排浆管排出,水从溢流口流出;与现有的自然沉淀池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浆液分离速度快、回收率高、质量好的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废液的回收装置,由两个废液沉淀池1、2和存浆池3连接组成,所述废液沉淀池1、2均为一倒锥台池体,所述废液沉淀池1顶部连接一废液输入管4,底部连接一排浆管5,排浆管5出浆口与废液沉淀池2的顶部相连接,废液沉淀池2底部连接一排浆管6,该排浆管6出浆口与存浆池3相连接,所述废液沉淀池1、2顶部位于废液输入管4和排浆管5的管口反方向上分别开设有溢水口7、8,所述废液沉淀池1、2的出浆口上方分别固设一锥形阻水块9、10,所述废液沉淀池1的内壁设有向下逐渐束口的螺旋引流通道11,该螺旋引流通道11起于废液沉淀池1与废液输入管4管口的连接处,止于锥形阻水块9顶部齐平的圆周面,所述废液沉淀池2的内壁设有向下逐渐束口的螺旋引流通道12,该螺旋引流通道12起于废液沉淀池2与排浆管5管口的连接处,止于锥形阻水块10顶部齐平的圆周面,所述排浆管5和排浆管6上分别设有阀门13、14,该阀门13、14均用于控制排浆浓度,调节放浆量。
本实用新型中废液沉淀池的连接级数可根据实际使用中所得回收纸浆的质量来自由设置,其中以2至5级为佳;废液沉淀池顶部上的溢水口亦可开于废液输入管的对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的设备,使得造纸废液从废液输入管中进入,冲击废液沉淀池的内壁,沿内壁旋转使废液中的纸浆迅速分离、聚集,从而使得纸浆从底部排浆管排出,水从溢流口流出;与现有的自然沉淀池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浆液分离速度快、回收率高、质量好的优点,可广泛推广应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过氧化氢漂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