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7291.7 | 申请日: | 2012-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8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红麒麟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24 | 分类号: | B29B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vc 胶料 原料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电缆料的生产技术,尤其涉及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PVC电缆料造粒生产设备包括用于混合出原料的冷却混合机、用于向挤出机加入原料的喂料机、用于将原料加工成条形状的挤出机、用于将条形状材料切割成颗粒状的风冷模面热切机头、用于将颗粒状产品分离出的旋风分离器和风冷加长振动筛等设备。
PVC胶料的原料包括油、PVC树脂粉以及其他配料,其中PVC树脂粉的量是最大的;在PVC胶料混合时,首先向搅拌桶内投入配比好的各种原料。现在向搅拌桶内投入原料的方法是:首先按配比称取相应分量的油、PVC树脂粉以及其他配料于相应的中转桶内,然后通过人工搬运中转桶将中转桶内的原料倒入搅拌桶内,人力消耗大,同时,每次倒入时都是一次性将整个桶内的原料倒入,有时会发生倾倒不完全的情况,这样实际进行生产的原料配比和设计配比就出现较大的差别,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能够辅助人工向搅拌桶内投入原料,降低人力消耗。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包括中转桶、提升机构和斜拉机构,所述中转桶包括桶体,在桶体上部的外侧设置有三个拉环,分别记为左拉环、右拉环和上拉环,所述左拉环和右拉环位置对称且位于同一高度,在桶体下部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拉环,记为下拉环,所述上拉环和下拉环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提升机构通过提升链带及挂钩勾住左拉环和右拉环,所述斜拉机构通过斜拉链带及挂钩勾住上拉环和下拉环;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中转桶提升至倾倒时的高度,所述斜拉机构用于在倾倒高度时将中转桶拉斜产生倾倒角度。
该结构使用时,首先向中转桶内装入原料,然后通过提升链带上的挂钩勾住左拉环和右拉环,使用提升机构将中转桶提升至倾倒时的高度,然后(最好不要取消提升链带上的挂钩对左拉环和右拉环钩挂)通过斜拉链带桑的挂钩勾住上拉环和下拉环,使用斜拉机构将中转桶倾倒至倾倒角度,向搅拌桶内投入原料。该过程减少了人工劳作量、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另外,同时使用左拉环和右拉环能够提高提升的稳定性,同时使用上拉环和下拉环能够提高倾倒角度可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卷筒、A传送轮和B传送轮,所述提升链带的初始端与提升卷筒连接,然后经依次经A传送轮和B传送轮后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尾端,在两个尾端上分别连接一个挂钩,该两个挂钩分别勾住左拉环和右拉环。
优选的,所述斜拉机构包括斜拉卷筒、C传送轮和D传送轮,所述斜拉链带的初始端与斜拉卷筒连接,然后经C传送轮后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尾端,其中一个尾端连接一个挂钩勾住下拉环,另一个尾端经D传送轮后连接一个挂钩勾住上拉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能够辅助人工向搅拌桶内投入原料,减少人工劳作量、降低人力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提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位于倾倒高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倾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转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转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为一种PVC胶料的原料投料装置,包括中转桶4、提升机构和斜拉机构,所述中转桶4包括桶体41,在桶体41上部的外侧设置有三个拉环,分别记为左拉环44、右拉环43和上拉环45,所述左拉环44和右拉环43位置对称且位于同一高度,在桶体41下部的外侧设置有一个拉环,记为下拉环42,所述上拉环45和下拉环42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提升机构通过提升链带及挂钩勾住左拉环44和右拉环43,所述斜拉机构通过斜拉链带及挂钩勾住上拉环45和下拉环42;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将中转桶4提升至倾倒时的高度,所述斜拉机构用于在倾倒高度时将中转桶4拉斜产生倾倒角度。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卷筒2、A传送轮5和B传送轮6,所述提升链带的初始端与提升卷筒2连接,然后经依次经A传送轮5和B传送轮6后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尾端,在两个尾端上分别连接一个挂钩,该两个挂钩分别勾住左拉环44和右拉环43。
所述斜拉机构包括斜拉卷筒3、C传送轮5和D传送轮6,所述斜拉链带的初始端与斜拉卷筒3连接,然后经C传送轮5后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尾端,其中一个尾端连接一个挂钩勾住下拉环42,另一个尾端经D传送轮6后连接一个挂钩勾住上拉环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红麒麟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红麒麟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