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121.9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诵舜;张富斌;臧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南洲新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徐诵舜 |
主分类号: | E04D13/12 | 分类号: | E04D1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色 建筑 太阳能 屋面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梯,具体说是一种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
背景技术
现行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维修梯,但在太阳能光伏组件维修时却没有专用的维修梯,市面上的维修梯在光伏组件上适应差,不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于光伏组件的维修,通常是在每铺设一段电池板就留一段维修通道,通过留下的维修通道对电池板进行铺设和检修,这种方式虽然能解决检修和铺设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就要浪费大量的铺设面积,造成浪费,而且在检修时,来回在检修通道上行走也显得十分的繁琐,工作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将多功能梯平行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表面,使多功能梯能够方便自如的在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移动,具有操作方便、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包括左纵梁、右纵梁和底梁,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与底梁的两端通过端板连接构成三棱柱形梯体,在梯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光伏组件上下横梁滑动的滑轮组件,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通过均布的踏步连接,所述底梁下部安装与光伏组件表面接触的清洁器;所述梯体的左纵梁或右纵梁上安装有扶手护栏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所述扶手护栏组件与梯体之间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当多功能梯不用时,将扶手护栏组件沿铰接点平放,在所述扶手护栏的侧面安装光伏电池组件,通过光伏电池组件蓄能发电,以备给多功能梯的运转提供动力。
前述的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所述梯体上下两端安装有滑轮组件均由电机减速机同步驱动,保证维修梯的同步行走,以防止上下不同步使维修梯跑偏造而成危险。
前述的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为了保证梯体在跨度的条件下具备足够的强度,所述梯体由钢管或铝合金型材拼接而成。
前述的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与底梁之间由加强筋连接固定,保证梯体的强度,在使用时不易发生危险。
进一步的,前述的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所述滑轮组件由两组滑轮组成,并在滑轮组上安装有刹车装置,以保证梯体在运行的时的稳定和安全,不会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备安装、清洗和维护功能,通过在多功能梯上安装和取出光伏组件,达到维护更新的目的。此外梯体上装有现代化清洁功能器,可以沿上下滑轨在光伏组件的上表面左右来回移动,清洗其表面灰尘,使其表面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太阳的能量,同时在多功能梯上装有自动行走装置,可定时行走,电机行走所使用的电力全部由扶梯上安装的光电板所提供,无需拖拽电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D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太阳能屋面多功能梯,结构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左纵梁7、右纵梁8和底梁5,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与底梁的两端通过端板9连接构成三棱柱形梯体,左纵梁、右纵梁与底梁之间由加强筋1连接固定;在梯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光伏组件3上下横梁滑动的滑轮组件6,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通过均布的踏步2连接,所述底梁下部安装与光伏组件3表面接触的清洁器;所述梯体的左纵梁或右纵梁上经铰接安装有扶手护栏组件4,当多功能梯不用时,将扶手护栏组件4沿铰接点平放,在所述扶手护栏的侧面安装光伏电池组件,通过光伏电池组件蓄能发电,以备给多功能梯的运转提供动力,所述梯体上下两端安装有滑轮组件6均由电机减速机同步驱动。
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通常有两个多功能梯同时协同工作,在检修安装时,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抬光伏组件的一边,通过两个检修梯将光伏组件放到合适的位置,若位置改变时可以通过控制电机减速机移动检修梯,使其到达合适的位置,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南洲新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徐诵舜,未经常州南洲新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徐诵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圈缠绕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SD卡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升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