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晕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7021.6 | 申请日: | 2012-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百正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4 | 分类号: | B29C7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晕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加工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晕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塑料薄膜用于包装,或用作覆膜层,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因添加助剂,表面有蜡质等渗出,特别是采用吹拉成型的薄膜表面光滑,不易与印刷油墨、涂布材料、纸张及胶粘剂相吸附,不易在其表面进行印刷或贴接。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晕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所述第一电晕装置远离第二电晕装置一侧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和第二电晕装置之间设有张紧辊,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和淋膜装置之间设有第二导辊,所述第一电晕装置包括第一绝缘辊和第一电晕极,所述第一绝缘辊位于第一电晕极下侧,所述第二电晕装置包括第二绝缘辊和第二电晕极,所述第二绝缘辊位于第二电晕极下侧,所述淋膜装置内设有冷却辊,所述第一导辊、第一绝缘辊、张紧辊、第二绝缘辊、第二导辊和冷却辊之间通过薄膜连接。
所述淋膜装置内冷却辊一侧设有冷却压辊,所述冷却辊和冷却压辊之间的间隔长度等于薄膜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即可直接与纸张相粘贴,可省略在薄膜上涂覆胶粘剂的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第一电晕装置,3、第二电晕装置,4、淋膜装置,5、第一导辊,6、张紧辊,7、第二导辊,8、第一绝缘辊,9、第一电晕极,10、第二绝缘辊,11、第二电晕极,12、冷却辊,13、薄膜,14、冷却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晕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电晕装置2、第二电晕装置3和淋膜装置4,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远离第二电晕装置3一侧设有第一导辊5,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和第二电晕装置3之间设有张紧辊6,所述第二电晕装置3和淋膜装置4之间设有第二导辊7,所述第一电晕装置2包括第一绝缘辊8和第一电晕极9,所述第一绝缘辊8位于第一电晕极9下侧,所述第二电晕装置3包括第二绝缘辊10和第二电晕极11,所述第二绝缘辊10位于第二电晕极11下侧,所述淋膜装置4内设有冷却辊12,所述第一导辊5、第一绝缘辊8、张紧辊6、第二绝缘辊10、第二导辊7和冷却辊12之间通过薄膜13连接,所述淋膜装置4内冷却辊12一侧设有冷却压辊14,所述冷却辊12和冷却压辊14之间的间隔长度等于薄膜13的厚度,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经电晕处理的薄膜即可直接与纸张相粘贴,可省略在薄膜上涂覆胶粘剂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百正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百正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7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搅拌供料的装置
- 下一篇:调味品组合包装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