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6568.4 | 申请日: | 2012-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重阳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G02B27/01;G09F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严晓 |
| 地址: | 318013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影音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媒体播放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已经深入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旅游当中。特别是长途行驶,车程时间需要若干小时,为防止乘客在旅途中无聊,一般车上都会设置车载影音系统供乘客欣赏。同时,司机为了驾驶正确的路线,通常还会设置车载导航系统。因此,出现了能够同时提供娱乐影音和导航信息的车载影音显示系统。
现有的分屏原理是通过将屏上的像素进行分屏,在显示屏上同时显示多个视频,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使每个视频的画面缩小,而且对于驾驶员来说,只需要看导航的内容,如果同时能看到DVD,会影响驾驶。
目前液晶屏玻璃厚度和像素比例为3:1左右,采用3D技术,图像为奇列和偶列两个图像,驾驶员和乘客如果左右移动身体会产生重影。
另外一种方法是通过驾驶员和乘客分别佩戴滤镜,将其中一个视频信号过滤掉,这种滤镜的生产难度高,成本高,不容易普及。
现有的3D技术,可视角度范围很小,一般在20°到30°,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则会产生重影。
另一种方法是在屏上设置竖直的光栅,通过奇偶光栅的左右倾斜来实现分屏,这种方法容易产生重影,为了解决重影,必须将光栅缝调得很细,使光透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
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包括车载显示屏、FPGA开发板、导航仪、多媒体播放器,所述导航仪和多媒体播放器通过视频输入连接线和FPGA开发板相连,所述FPGA开发板连接至车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屏上设置有光栅板,所述光栅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水平的相互平行的光栅,每条光栅上设置有多个斜向槽。
所述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板的厚度是0.2—1mm。
所述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板上奇数行光栅和偶数行光栅上的斜向槽的倾斜角度不同,如图3、图4所示。
所述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板上奇数行光栅的斜向槽向左倾斜,偶数行光栅的斜向槽向右倾斜,如图6、图7所示。
所述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板上奇数行光栅的斜向槽向右倾斜,偶数行光栅的斜向槽向左倾斜,如图6、图7所示。
所述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槽内填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采用长斜缝技术,可在一定视角内看到图像,不会重影,可将不同的视频信号以不同的角度区分显示,方便不同的人观看不同的内容,增加了旅途的娱乐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斜向槽的特殊排列设置,从而解决了重影以及可视角度范围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光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光栅板的奇数行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光栅板的偶数行的剖视图;
图5是普通液晶屏玻璃的可视范围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奇数行的可视范围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的偶数行的可视范围图;
图中,1—光栅板;2—光栅;3—斜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包括车载显示屏、FPGA开发板、导航仪、多媒体播放器,首先可定义视频信号一为导航仪视频信号,视频信号二为多媒体播放器,如DVD视频信号、MP5视频信号等。导航仪和多媒体播放器通过视频输入连接线和FPGA开发板连接,将视频信号一和视频信号二输入给FPGA开发板,集成在FPGA开发板上的液晶驱动模块将输入的视频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FPGA开发板通过视频输出软排线连接至车载显示屏,FPGA开发板将视频信号一和视频信号二分别再进行数字编码,并按照车载显示屏上的光栅板结构原理,将数字信号输出到车载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重阳,未经郭重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6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防震装置
- 下一篇:自行车锁安装卡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