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恢复过欠电压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5350.7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赖绍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0 | 分类号: | H02H3/20;H02H3/24;H02H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电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保护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恢复过欠电压保护器。
背景技术
过欠电压保护器主要用于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真空开关、母线、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绝缘免受过欠电压的损害。当设备在电压较低的状态下工作时,需要使用过欠电压保护器,用以保障设备免受某种程度的损坏,或保障人身安全,当电压低于设定值时,过欠电压保护器就自动关闭电源,然而,当电压恢复正常时,现有的过欠电压保护器大多不会自动恢复线路,需要人工操作复位接通线路;当线路出现瞬态或暂态过电压时,或当线路由于接点不实等故障出现电压不稳或突然断电又突然来电时,保护器容易产生误动作;线路故障电压为较高时,保护器自身会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恢复过欠电压保护器,当单相线路电压恢复正常经延时后,自动复位接通线路无需人工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恢复过欠电压保护器,包括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包括电源电路、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工作状态指示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和单片机控制器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工作状态指示电路、电压取样电路和单片机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器电路分别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和电压取样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3、电阻R24、型号为10D471的压敏电阻RV1、M7二极管D1、M7二极管D2、M7二极管D3、M7二极管D4、M7二极管D6、IN5237稳压二极管D8、IN5237稳压二极管D9、IN5237稳压二极管D10、78L05稳压器U2、电容C1、电容C3、有极性电解电容C4、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阻R23一端与连接市电火线的电源线连接,电阻R23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该端同时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一端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该端还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与连接市电零线的电源线连接,该端同时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8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与稳压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9的阳极与稳压二极管D10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D10的阳极接地,电容C3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6的阳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稳压器U2的输入端口连接,稳压器U2的GND端口接地,稳压器U2的输出端口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和电容C7分别与电容C5并联,有极性电解电容C4的正极与稳压器U2的输入端口连接,极性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地;
电阻R23、电阻R1、电阻R24、电容C1、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稳压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D10组成电容降压式简易电源,涤纶电容C1为降压电容,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全波整流电路,可为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稳压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D10组成串联型稳压电路,为负载提供24V的直流电压,同时3个稳压二极管串联,可将稳压二极管的功率提升至1.5瓦,电阻R1、电阻R42为电容C1在掉电后提供放电回路,在电容C1中串入R23,可有效的防止上电瞬间的冲击电流将稳压二极管D8、稳压二极管D9、稳压二极管D10击穿。压敏电阻RV1,可以吸收电网中的浪涌电压,保护后级电路。
二极管D6、电容C4、稳压器U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组成线性稳压电源,可将前级的24V电源转换成5V的电源,为单片机U1提供可靠的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5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针菇的方便食品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蒡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