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5346.0 | 申请日: | 201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8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董湧法;张玉春;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涌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85 | 分类号: | H01J9/3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工位 排气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排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自X射线被发现以来,X光管作为主要的射线源在生物、医学、工业、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X光管制作中,排气工艺的成败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寿命,因此,排气台设计的好坏是X光管制作的关键。
排气台主要由真空系统、烘烤系统、充气系统组成。真空系统是排气台的核心,由真空泵、真空容器、真空阀门、快接接头及管道构成。排气台的真空获得是由机械泵和分子泵组成,机械泵作为前级泵,分子泵作为主抽真空泵,再经过真空容器、真空阀门、接头及管道进入烘烤系统。真空阀门、接头与管道的连接大多采用法兰盘和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包括:连接处的密封圈经常损坏,一旦一处连接处渗漏,将使真空系统真空度、抽排气速率下降,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排气系统无法连续工作。另外,真空室出气口与管道通过接头连接占用面积较大,致使现有排气台普遍为四工位,排气台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排气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其具有:
两并列布置的第一、第二真空容器;
作为主抽真空泵的分子泵,其位于真空容器下侧且与真空容器相连;
作为前级泵的机械泵,其与分子泵相连;以及
多个设于真空容器的真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真空容器通过焊接方式分别连接三个真空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通过直接焊接组合阀于真 空室上,解决了传统真空系统连接方式复杂、连接处容易渗漏气体等难题,将工作腔与阀门形成一体,既保证了真空系统的高真空度,提高了抽排气速率,也使整个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增加了工位,提高了排气台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其包括:真空容器、分子泵、机械泵、真空阀。
参见图1,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的真空容器为两并列布置的第一、第二真空室11,12。
六工位排气台真空系统还具有:作为主抽真空泵的分子泵21,22,其位于真空容器下侧且与真空容器相连,分子泵21与第一真空室11相连,分子泵22与第二真空室12相连;作为前级泵的机械泵31,32,机械泵31与分子泵21相连,机械泵32与分子泵22相连。
传统的法兰连接方式使得单个真空室上方设置的真空阀的数量偏少,这与缺乏相应的安装位相关,因此,本案中,第一、第二真空容器通过焊接方式分别连接三个真空阀41,42,43,44,45,46,从而使得单个真空室多出一个真空阀安装位,使得四工位的排气台变成六工位,真空阀采用等间距方式布置。
位于真空阀上方,具有加热炉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涌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涌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5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健康监测设备
- 下一篇:旋风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