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鱼礁式垂直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630.6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康;江浩;成小飞;罗莹;翟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元康 |
主分类号: | B63B21/27 | 分类号: | B63B21/27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4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鱼礁式 垂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渔业领域,特别是一种人工鱼礁式垂直锚。
背景技术
垂直锚是为适应浮体快速定位,减少各向漂移量所开发的一种锚碇方式,根据海底不同的地质条件,可选用铸铁块、钢筋砼锚碇块和钢结构垂直锚作为永久性的锚碇方式,常用于浮标和系泊浮筒的定位,受浮标锚链长度的控制,允许上部浮体在一定范围内漂移。现有的垂直锚为了保证其锚泊效果,必须采用实体高密度物质进行制造,如铸铁、钢筋砼、钢等材质,使得其自身的结构比较笨重,主要是靠增加实体浮容重以保持所需的抓持力。无法直接用于海上一体化养殖系统作为群锚抗漂移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使用效果良好的人工鱼礁式垂直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由梯形板、肋板、顶板、连接装置、水平板构成,梯形板为下边沿中部设有缺口的等腰梯形板,五组相同规格的梯形板两两侧边相互连接形成横截面为正五边形的立体结构,梯形板的上方连接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连接装置,两两相邻的梯形板连接处内侧设有肋板,肋板距两侧梯形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梯形板内侧、两两肋板之间还设有水平板,所述的水平板位于梯形板缺口略上方的位置,水平板与顶板平行,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下的壁面上以及梯形板靠近上边沿的壁面上设有排气孔,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上的壁面上设有开孔。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人工鱼礁式垂直锚采用钢丝网水泥多边形薄壁空间结构,能充分发挥不同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减少原材料的耗用量,降低制造成本,与相同功能和尺寸的钢结构比节省钢材75%,与钢筋砼结构相比,砂石料耗用量节省50%,实现了节能减排。
2)人工鱼礁式垂直锚下部为外倾的异形锚爪,除保持一定的抓重比外,还具有各向的抗倾能力,水平方向所设置的真空吸附板,能提高垂向的抗拔力。而上部的空间与外部的海水相通,成为人工鱼礁,为自然生长的鱼类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空间。具有垂直锚和人工鱼礁的双重功能。
3)人工鱼礁式垂直锚落入海底后,因本身自重的作用,各向锚爪逐渐插入海底地层,直至与中部水平板接触排出空气,产生真空吸附作用。顶部的吊环通过合成纤维锚索与浮在海面的多功能养殖模块四角的系缆桩相连,以锚索的长度控制上部浮体的各向漂移量。
4)人工鱼礁式垂直锚采用装配式钢丝网水泥制造,表面用符合欧盟食品级标准的浸渍材料处理,无污染,所形成的人工鱼礁区为自然生长的鱼类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I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Ⅱ-Ⅱ横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1肋板、2梯形板、3顶板、4水平板、5缺口、6排气孔、7开孔、8吊环、9吊环座、10异形锚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它由梯形板2、肋板1、顶板3、连接装置、水平板4构成,梯形板为下边沿中部设有缺口5的等腰梯形板,五组相同规格的梯形板两两侧边相互连接形成横截面为正五边形的立体结构,梯形板的上方连接顶板,顶板的上方设有连接装置,两两相邻的梯形板连接处内侧设有肋板,肋板距两侧梯形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梯形板内侧、两两肋板之间还设有水平板,所述的水平板位于梯形板缺口略上方的位置,水平板与顶板平行,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下的壁面上以及梯形板靠近上边沿的壁面上设有排气孔6,本实用新型在水中垂直下降的过程中,排气孔有助于排出气体,使水平板与顶板产生真空吸附力,在梯形板上、位于水平板水平位置以上的壁面上设有开孔7。所述的肋板的上边沿与顶板连接,肋板的下边沿与梯形板的下边沿齐平,肋板下边沿和肋板两侧的梯形板下边沿非缺口部分构成异形锚爪10。
如图2所示:两个设有缺口的梯形板与位于它们直接的肋板形成了外倾的异形锚爪,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插入海底地层后,保持各向稳定,产生抓持力和抗倾覆能力,通过锚索与水上浮体相连后,组成群锚抗漂移设施,可有效控制浮体的漂移量。而本实用新型异形锚爪上部带折边的水平板,采用真空吸附措施后,可有效增加垂直锚的垂向抗拔力,进一步提高垂直锚自身的抓重比。
本实用新型位于水平板以上的空间通过开孔与外界相通,便于自然生长鱼类的进出,以改善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相应鱼产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元康,未经朱元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