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501.7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泥鳅 自动 捕获 装置 | ||
技术领域 用于稻田水产养殖的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泥鳅人工养殖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水产养殖,一般采用稻田养殖、池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方式,其中稻田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稻田养殖中,目前大都采用在稻田内开挖鱼沟、鱼溜等方式,泥鳅直接在鱼沟、鱼溜里生长,一般不加其他设施和补充饲料,泥鳅依赖稻田里的自然食物成长。因此,稻田养殖泥鳅具有生产成本低,无需花费较多劳力,并且产量较高,泥鳅品质好等特点,是一种养殖和种植相结合的科学模式。它还具有操作管理比较简便、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只要水量充足、水位较平稳条件下的种稻地区稻田均可采用这种养殖方法。但是,这种养殖方法也存在一个最大的缺陷,使稻田养殖泥鳅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
现有采用稻田养殖泥鳅的方法,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捕捉、收集困难的问题。因为泥鳅整个生长期都在稻田开挖的鱼沟、鱼溜里生活,且泥鳅有喜爱钻淤泥的特点。当泥鳅成长到一定大小需要捕获出售时,必须将稻田的水排光,并在用于养殖泥鳅的鱼沟、鱼溜的淤泥中仔细用手到处寻找抓捕,才能捕获到部分的泥鳅,因此捕获泥鳅十分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稻田养殖泥鳅捕获困难的不足,利用泥鳅性喜在淤泥中钻动、活跃的特点,发明了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既利用了稻田养殖泥鳅的优点,又解决了捕捉收集泥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需要捕获泥鳅的十天或半个月前,将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放置在养有泥鳅稻田的鱼沟、鱼溜内。当泥鳅在鱼沟、鱼溜内钻动来到自动捕获装置附近时,受到自动捕获装置的食物诱集笼内引诱食物的诱惑,便从自动捕获装置的 入笼网道入口处钻入自动捕获装置的食物诱集笼内,且无法再钻出自动捕获装置。等到一定时候,绝大部分泥鳅进入自动捕获装置后,便可从鱼沟、鱼溜内取出自动捕获装置,取出自动捕获装置内的泥鳅。自动捕获装置主要由金属支架和其表面包裹的尼龙网纱构成,装置分为食物诱集笼和入笼网道两大部分,食物诱集笼内盛有泥鳅嗜食的食物。入笼网道在食物诱集笼两侧,可分别接收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泥鳅进入食物诱集笼。入笼网道内设置一种由尼龙网纱制成的软质锥形分隔网套,只能允许泥鳅单向通过,能进不能出。锥形分隔网套末端有一个能容一条成年泥鳅通过的入口,当泥鳅从鱼沟、鱼溜内正向钻入到入笼网道装置入口,再通过锥形分隔网套末端的小孔就进入到了食物诱集笼。泥鳅通过锥形分隔网套末端的小孔后,由于锥形分隔网套具有一定的弹性,小孔随即闭合。当泥鳅如果再要从食物诱集笼中反向经过锥形分隔网套时,由于锥形分隔网套的小孔呈闭合状,且由于锥形分隔网套末端被两根牵引绳牵引而处在入笼网道内的中间悬空部位,泥鳅难以找到锥形分隔网套末端的入口,使泥鳅再不能从食物诱集笼和入笼网道内返回到鱼沟、鱼溜中去。这种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可以自动将稻田内养殖的泥鳅捕获,简单方便,省工省时。这种装置也不影响在捕获期间对泥鳅的继续养殖和对泥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a是“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整体联接示意图,
图1b是“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入笼网道及内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实地置放图。
图中:1.食物诱集笼、2.诱集笼塑料底盘、3.入笼网道、4.金属骨架、5.锥形分隔网套、6.锥形分隔网套出口、7.锥形分隔网套入口、8.锥形分隔网套出口牵引线、9.联接孔、10.尼龙纱网、11.联接栓、12.稻田鱼沟、13水稻。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实用新型以金属骨架(4)外置尼龙纱网(10)构成方形食物诱集笼(1)和入笼网道(3),食物诱集笼(1)两端分别与入笼网道(3)经联接孔(9)用联接栓(11)联接固定,使食物诱集笼(1)和入笼网道(3)相互连接形成通道。入笼网道(3)内放置锥形分隔网套(5),锥形分隔网套入口(7)与入笼网道(3)联接固定。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入笼网道(3)以金属骨架(4)外置尼龙纱网(10)构成。入笼网道(3)内放置软质锥形分隔网套(5),锥形分隔网套入口(7)与入笼网道(3)联接固定。锥形分隔网套出口(6)用锥形分隔网套出口牵引线(8)固定在入笼网道(3)金属骨架上。
实用新型由食物诱集笼(1)与入笼网道(3)和入笼网道内放置的锥形分隔网套(5)构成。锥形分隔网套入口(7)与入笼网道(3)联接固定,锥形分隔网套出口(6)用锥形分隔网套出口牵引线(8)固定在入笼网道(3)金属骨架上,从而构成一种稻田泥鳅自动捕获装置。使用时,将这种装置放置在稻田鱼沟(12)里,在食物诱集笼(1)下面的诱集笼塑料底盘(2)上面放置经过炒制而有香味的麦麸等对泥鳅具有诱惑作用的诱食物,装置底部与稻田鱼沟(12)的泥地接触,装置的宽度比鱼沟宽度略窄,使其能正好放入沟内而使装置能够得以固定。稻田鱼沟(12)周围种有水稻(13),当泥鳅在稻田鱼沟(12)里活动到装置附近时,受到麦麸香味的诱惑,便从鱼沟、鱼溜钻入到装置入笼网道(3)和锥形分隔网套入口(7)处,再通过锥形分隔网套末端的锥形分隔网套出口(6)后就进入到了食物诱集笼(1)。由于锥形分隔网套使用尼龙纱网制成,质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泥鳅钻过后入口随即闭合。泥鳅如果再度要从食物诱集笼(1)中反向经过锥形分隔网套(5)时,由于锥形分隔网套出口(6)呈闭合状,且由于锥形分隔网套末端被两根锥形分隔网套出口牵引线(8)牵引,处在入笼网道(3)内中间的悬空部位,泥鳅难以再找到锥形分隔网套出口(6),这样泥鳅再不能从食物诱集笼(1)和入笼网道(3)内返回到稻田鱼沟(12)、鱼溜中去,达到捕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