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报警车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332.7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9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B45/06 | 分类号: | E05B45/06;E05B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警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锁,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车锁。
背景技术
自行车和电瓶车灵活轻巧,被普遍使用,随处可见,可是自行车和电瓶车是一种比较容易被盗的交通工具,传统的车锁只是起到了锁的目的,并不具有报警的功能,一旦被破坏或截断时车主很难知晓。而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车锁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增设了报警模块,使得被锁车体更加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具有报警功能的防盗报警车锁。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报警车锁,包括锁头和锁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内设有一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阻、三极管、蜂鸣器、报警导线和动合开关;
报警导线贯穿整个锁身,报警导线设于锁身的中心位置,报警导线外设有一层绝缘层;
动合开关设在锁头的锁孔处,动合开关闭合,电路工作;报警导线断开,蜂鸣器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头里内置一控制电路,将控制电路中的报警导线引出贯穿整个锁身。上锁时,锁身活动端的锁芯推动动合开关使其闭合,报警导线导通,电路工作,报警导线将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短路,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工作。当锁身内部的报警导线被夹断时,报警导线断开,三极管集电极工作,接通蜂鸣器使其持续报警,提醒车主注意防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头内部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为,1、锁头;2、锁身;3、锁孔;4、锁芯;5、控制电路;6、报警导线;7、动合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盗报警车锁,包括锁头1和锁身2,锁头1内设有一控制电路5,控制电路5包括电源、电阻、三极管、蜂鸣器、报警导线6和动合开关7,报警导线6贯穿整个锁身2并设于锁身2的中心位置,报警导线6外设有一层绝缘层,动合开关7设在锁头1的锁孔3处,动合开关7闭合,电路工作,当报警导线6断开时,蜂鸣器工作。
结合图2,控制电路包括5V和1.5V电池电源、阻值为1KΩ的电阻R1和R2、报警导线、动合开关S1、NPN型三极管Q1和蜂鸣器LS1。当动合开关S1处于断开状态时,即车锁未锁的时候,控制电路不导通,电路不工作;当动合开关S1处于闭合状态时,即车锁锁住的时候,控制电路导通,电路正常工作,这时报警导线将NPN型三极管Q1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NPN型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蜂鸣器LS1不报警,这时电路的消耗功率很小,为1.5×(1.5/1000)=0.00225W,而当锁身被破坏,报警导线被夹断时,NPN型三极管Q1处于放大状态,蜂鸣器LS1报警,很好的起到了防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3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可视对讲防盗门
- 下一篇:一种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