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3158.4 | 申请日: | 2012-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范敦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敦安 |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国兴 |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 输送 机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由弹性体外套、钢管、转轴、轴承、轴承座和密封圈组成的皮带输送机托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887665A公开了这样一种用于皮带输送机的包胶托辊结构,其结构特点是:由一个圆柱状金属筒构成,金属筒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个耐磨防护层,耐磨防护层呈圆柱管状,耐磨防护层与金属筒同轴,耐磨防护层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螺孔,螺孔内设置有螺钉,螺钉与金属筒的筒壁联接,但,由于螺钉与金属筒的筒壁联接,因此,金属筒的筒壁需较厚,易增加皮带输送机的重量和成本,在运行过程中,又由于耐磨防护层与金属筒之间易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螺钉与金属筒的筒壁脱离,也易造成耐磨防护层与金属筒脱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皮带输送机的重量和成本,同时不易造成耐磨防护层与金属筒脱离的皮带输送机托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由弹性体外套、钢管、转轴、轴承、轴承座和密封圈组成,弹性体外套套装在钢管上,轴承座安装在钢管内两端,转轴通过密封圈和轴承与钢管内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钢管外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多道能起加强作用和防止弹性体外套脱落的凹槽。
所述凹槽呈螺旋状设置在钢管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还可以这样设计,由弹性体外套、钢管、转轴、轴承、轴承座和密封圈组成,弹性体外套套装在钢管上,轴承座安装在钢管内两端,转轴通过密封圈和轴承与钢管内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钢管外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多道能起加强作用和防止弹性体外套脱落的凸起。
所述凸起呈螺旋状设置在钢管外表面上。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所述钢管外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多道能起加强作用和防止弹性体外套脱落的凹槽或凸起。杯形轴承座由冲压成型,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由注塑成型,从而达到能降低皮带输送机的重量和成本,同时不易造成耐磨防护层与金属筒脱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中:1. 弹性体外套 2. 轴承座 3. 钢管 4. 转轴 5. 凹槽 6.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由弹性体外套1、钢管3、转轴4、轴承、轴承座2和密封圈组成,弹性体外套1套装在钢管3上,轴承座2安装在钢管3内两端,转轴4通过密封圈和轴承与钢管3内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钢管3外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多道能起加强作用和防止弹性体外套1脱落的凹槽5;所述凹槽5呈螺旋状设置在钢管3外表面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皮带输送机托辊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由弹性体外套1、钢管3、转轴4、轴承、轴承座2和密封圈组成,弹性体外套1套装在钢管3上,轴承座2安装在钢管3内两端,转轴4通过密封圈和轴承与钢管3内表面转动连接,在所述钢管3外表面上等距离设置有多道能起加强作用和防止弹性体外套1脱落的凸起6;所述凸起6呈螺旋状设置在钢管3外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敦安,未经范敦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31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致密的锗酸镧电解质片体的热高压制备法
- 下一篇:柴油蒸汽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