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管管号管内刻印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283.1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13 | 分类号: | B41J3/413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313014 浙江省湖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管管 号管内 刻印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不锈钢管管号管内刻印工装。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制作完成后,需要在钢管内壁打印上管号,管号除了可以刻印阿拉伯数字以及英文字母外,还可打印其它图像以及自定义曲线等,输出内容种类十分丰富,当前对不锈钢管管内管号刻印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为先在不锈钢板上刻印好管号,不锈钢板经过卷管、对接、焊接、整圆等工序加工成不锈钢管,此时管号已经在管内,但此种方法不适用于已成形钢管的管内管号刻印,对于表面不平的加工对象无能为力,也不适用于连续生产后切割后形成的不锈钢管;第二种为增设同步刻印装置使得待刻印对象与刻印针头保持位置相对水平,如增加选装夹具,针头在工作的同时,加工件同步旋转调整直至刻印完毕,此种方法适用于单一规格的小物件的刻印加工,而对于6米或12米标准长度的不锈钢管来说不适用;第三种为手动刻印,使用电动打标机手动完成刻印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法,主要弊端在于刻印深度不够钢管经过热处理酸洗后管号常辨识不清,由于手动刻印无法保证刻印的标准性和美观度,容易介入人为错误造成管号错乱和漏刻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锈钢管管号管内刻印工装,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了管号的标准化刻印,提高产品的美观度,防止辨识不清的现象发生,无漏刻、错刻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不锈钢管管号管内刻印工装,包括气动打标机,所述气动打标机前端固定有前支撑块,后端固定有两个后支撑块,所述后支撑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前侧面和所述后支撑块下表面形成卡口。
上述设置,使得气动打标机与不锈钢管内部形成三点支撑,支撑效果好,使得气动打标机平稳工作,气动打标机的针头工作时,由于气动撞击造成必须使用很大力气才能让机头不发生位置偏移,使得操作工劳动强度加大,而后支撑块和限位块呈台阶状,形成卡口,这样工作时台阶状的卡口会卡牢钢管的外边沿,直接靠机头的自身重量便可顺利完成刻印,而且每次刻印的地点与钢管的端口的尺寸都一致,省时省力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块下表面上。
上述设置,相比于设置在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其他处,结构最为简单,效果最好。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块下表面为圆弧形。
上述设置,能更好的和不锈钢管内表面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块通过前支撑板和所述气动打标机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板设有前侧长槽,所述前侧长槽内设有将所述前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气动打标机上的前侧螺钉。
上述设置,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前支撑块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块通过后支撑板和所述气动打标机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板设有后侧长槽,所述后侧长槽内设有将所述后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气动打标机上的后侧螺钉。
上述设置,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后支撑块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块和所述两个后支撑块呈三角形排列。
上述设置,对气动打标机的支撑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块下表面最低处的点和所述后支撑块下表面最低处的点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块和所述限位块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刻印工装,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实现了不锈钢钢管管号的标准化刻印,刻印出来的管号清晰、美观、统一,也没有漏刻、错刻现象,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
1-气动打标机;
2-前支撑块;
3-后支撑块;
4-限位块;
5-卡口;
6-前支撑板,601-前侧长槽;
7-前侧螺钉;
8-后支撑板,801-后侧长槽;
9-后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线机的剪切装置
- 下一篇:电子元件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