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100.6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管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中林 |
主分类号: | A01D43/10 | 分类号: | A01D43/1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立 秸秆 滚动 层层 断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如一次性的把秸秆从地面收割干净,收割机就会出现不能快速前进及快速收割,就会出现绞笼堵塞和脱粒不尽,动力消耗过大。所以为了节能和快速收割,大部分都是斩头收割,下面留下十几甚至长达五十多公分的秸秆。
农民在播种季节,由于秸秆过长,旋耕过后,过长的秸秆就会出现不均匀的丛堆,浮在田地表面上,致使不能够播种,所以农民在庄家收割完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秸秆焚烧现象,这样就处处浓烟滚滚,大大影响了天空及地面的能见度,也造成很大的空气污染。每年的秸秆焚烧造成大量污染、交通事故,不可估量,危害极大。且每年政府都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阻止农民焚烧秸秆,但效果不佳,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碎断秸秆效果好的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连接于收割机收割机构的下部或连接在拖拉机的前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削割机构及保护罩机构,所述的削割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削割机构运作进行切割,所述的传动机构连接在收割机或拖拉机的动力源上,所述的保护罩机构安装在削割机构上,用于防止削割机构在削割秸秆时秸秆乱飞。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转轴,所述的转轴两端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还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在外部的动力源。
所述的削割机构至少包括两组削割刀组,所述的削割刀组至少包括一个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连接有削割刀。
所述的削割刀组固定在转轴上。
所述的保护罩机构包括一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防护罩,所述的支架底部通过轴套连接在传动机构上。
所述的削割刀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杆端部。
所述的削割刀倾斜安装在连杆端部,只要把削割刀的角度放的能削割到秸秆可以任意排列。
所述削割刀的刀锋为锯齿状或平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实施,其能使收割机上面快速斩头收割,下面秸秆层层碎断铺洒地面还田,不再影响耕种,也不用再对秸秆进行焚烧,环保、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连接于收割机收割机构的下部或连接在手扶拖拉机的前部,包括传动机构1、削割机构2及保护罩机构3,削割机构2与传动机构1连接,通过传动机构1带动削割机构2运作进行切割,传动机构1连接在收割机或手扶拖拉机的动力源上,保护罩机构3安装在削割机构2上,用于防止削割机构2在削割秸秆时秸秆乱飞。
传动机构1包括一转轴12,转轴12两端安装有轴承13,转轴12的一端还连接有皮带轮11,皮带轮11通过皮带连接在外部的动力源。削割机构2包括有三组削割刀组,削割刀组至少包括一个连杆21,连杆21的端部连接有削割刀22,削割刀组固定在转轴12上。保护罩机构3包括一支架31,支架31上设有防护罩32,支架31底部通过轴套连接在传动机构2上,削割刀22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杆21端部,削割刀22倾斜安装在连杆21端部,削割刀22的刀锋为锯齿状或平口状。工作时,收割机在上面快速斩头收割,本装置在下面将秸秆碎断铺洒地面还田,秸秆粉碎的程度在于转轴的转速和刀组的组数。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链条制成履带式直立秸秆滚动削割层层断碎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中林,未经管中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