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炉辊热处理炉中炉辊端部密封及冷却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1008.X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渭;王凯;王丽娜;李曦;张德奎;张会义;王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C21D1/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莎莉 |
地址: | 30019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炉中炉辊端部 密封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性和冷却性好、成本低的炉辊热处理炉中炉辊端部密封及冷却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炉辊热处理炉采用的方式有自然冷却和水冷两种方式,自然冷却多用于工艺温度要求不高,对环境影响无特殊要求的地方,此种方式造价低、安装简单,但维修量大而且需要时间较长;水冷方式多用于工艺温度较高,生产节拍快的地方,此种方式造价高,密封性要求较高,如有泄露将对炉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冷却水的不间断使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对冷却水重复利用,则需建造相应的冷却水塔、凉水池及循环驱动站,从而造成了成本的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密封性和冷却性好、成本低的炉辊热处理炉中炉辊端部密封及冷却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密封结构、冷却结构及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炉辊贯通整个炉体,炉辊在炉体外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六组驱动系统,通过变频电机、减速机、链轮及链条带动炉辊,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支撑炉体外炉辊;耐火炉衬安装在炉体钢结构的侧墙上;炉辊上包裹的耐火纤维与耐火炉衬等宽,炉辊挡板安装于焊接在炉体钢结构上的角钢上;密封盖板用螺栓安装在风箱,风箱与引风管道连接,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将炉辊挡板、风箱和密封盖板包围的空间形成负压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耐火纤维用尼龙绳捆绑牢,并与耐火炉衬紧密贴合;
所述的风箱为矩形方钢,分别设置在炉辊的上、下方,上排风箱的下底面均布有等距离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降低炉辊端部的工作温度,延长了炉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量,同时降低维修难度,从而保证设备能长期稳定的运行,还可以减少炉内热量的散失,提高热处理炉的综合热效率,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图3中:1.炉辊, 2.驱动系统, 3.轴承, 4.轴承座,
5.耐火炉衬, 6.炉体钢结构. 7.耐火纤维, 8.炉辊挡板, 9.角钢,
10.密封盖板, 11.风箱, 12.引风管道, 13.引风机, 14.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
如图1—图3所示:炉辊1贯通整个炉体,炉辊1在炉体外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系统2,通过变频电机、减速机、链轮及链条带动炉辊,链轮速度可根据生产节拍不同进行无极调节;驱动系统2共6组分别带动187根炉辊1,每根炉辊1的一端安装有轴承3,轴承3安装在轴承座4上,支撑炉体外炉辊1,因炉体内的热量会沿着炉辊1进行传热,故在炉辊1上包裹有耐火纤维7,其耐火纤维7与安装在炉体钢结构6的侧墙上的耐火炉衬5等宽,从而隔绝炉内热量散失;同时,用尼龙绳将耐火纤维7捆绑牢,待炉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尼龙绳烧断,则耐火纤维自然膨胀,与耐火炉衬4紧密贴合,使炉内热量不会外溢;所述的炉辊1贯通整个炉体,炉辊1端部的密封和冷却结构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从而延长了炉辊1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了轴承上的油脂干涩而出现抱轴现象;炉辊挡板8焊接在炉体钢结构6的角钢9上,与炉辊1留有一定缝隙,供炉辊1受热膨胀用;密封盖板10用螺栓固定在风箱11上,风箱11为矩形方钢,分别设置在炉辊1的上、下方,上排风箱11的下底面均布有等距离的小孔14,风箱11与引风管道12连接,在引风机13的作用下使炉辊挡板8、风箱11和密封盖板10包围的空间形成负压空间,引风机13所抽的冷风从密封盖板10与炉辊1的间隙处进入,吸入的冷空气将炉辊1端部的热量抽走,达到冷却目的。
其优点是:降低炉辊端部的工作温度,延长了炉辊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量,同时降低维修难度,从而保证设备能长期稳定的运行,还可以减少炉内热量的散失,提高热处理炉的综合热效率,节能减排。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力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1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