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997.0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杜慕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慕楠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性 木材 快速 干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
背景技术
现有对针叶材等软性木材的干燥都是采用普通的常规干燥窑,干燥周期长,并且中低温易引起霉变等干燥缺陷,干燥效果一般,易产生干燥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效果好、窑体寿命长、安装方便的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
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其包括窑体,所述窑体内设置风机以及加热器,所述窑体顶部设置排湿窗,所述窑体顶部设置防爆窗,所述窑体内设置蒸发水槽,所述风机为直径1.8米的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选择了直径较大的风机,在窑体顶部加设了防爆窗,即可达到快速干燥的目的,防爆窗还可以防止风机启动时形成的压差过大而对窑体的破坏,增加窑体的寿命,减少成本。
采用饱和蒸汽喷蒸预热,预热快、防止干燥缺陷的发生。
附图说明
此附图说明所提供的图片用来辅助对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其包括窑体1,窑体1内设置风机4、加热器3以及蒸发水槽2,顶部设置排湿窗5,用于排除窑体内湿空气,窑体顶部还设置防爆窗6,用于调节风机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差,防止窑体内压力差过大,而对窑体产生损坏,所述风机4为直径1.8米的风机。本实用新型快速干燥窑还包括一控制系统,用来控制各电控部件的开合以及控制各阶段的时间、温度等参数。窑体侧面设置窑门7用以进料。
用上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快速干燥软性木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预热:通过控制系统开启喷蒸汽阀门,外部锅炉内的过热蒸汽或高压热水经蒸发水槽后产生饱和蒸汽喷出到窑体内,对窑体内的软性木材喷饱和蒸汽预热,同时窑体内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同时升高,喷蒸汽至窑体内干球温度等于湿球温度并大于90℃停止喷蒸汽,喷完后保持一段时间进行预热,保持的时间根据软性木材的厚度而定,到木材内外热度均匀。
干燥:打开加热器,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置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采用温度梯度加热法进行加热,为减小软性木材表面硬化、提高干燥质量、防止颜色加深以满足家具用材的质量要求,同时又能在高含水率时快速干燥软性木材,温度采用高于常规干燥、 低于高温干燥的温度,从55~110℃分为若干梯度逐渐升高,因为预热时的温度、湿度相对较高,在预热结束后降低温度的同时拉大干、湿球温差,水分将在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的共同作用下从内部向外部移动,加快干燥速度,每个梯度的温度对软性木材加热一定时间,既保证了干燥过程中的木材质量又实现了快速干燥,干燥总时间根据软性木材厚度而定,通常1mm厚度的干燥时间为0.7~1.5h。
后处理:为消除板材中的残余应力,保证干燥质量,对干燥后的软性木材进行降温以及终了调湿处理,开启排湿窗和风机,对软性木材进行降温,温度降至100℃以下后再次开启喷蒸汽阀门喷饱和蒸汽调湿一段时间,在降温过程中,板材含水率将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进一步降低,调湿时间根据软性木材厚度而定,通常每1cm厚度调湿时间为1~1.5 h。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其包括窑体1,窑体1内设置风机4、加热器3以及蒸发水槽2,顶部设置排湿窗5,用于排除窑体内湿空气,窑体顶部还设置防爆窗6,用于调节风机启动时形成的压力差,防止窑体内压力差过大,而对窑体产生损坏,所述风机4为直径1.8米的风机。本实用新型快速干燥窑还包括一控制系统,用来控制各电控部件的开合以及控制各阶段的时间、温度等参数。窑体侧面设置窑门7用以进料。
用上述软性木材快速干燥窑快速干燥软性木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慕楠,未经杜慕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