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0375.8 | 申请日: | 201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于佩强;王志坚;侯峰;刘玉磊;宋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保定乐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乐凯薄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修复 功能 装饰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内装饰(IM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
背景技术
由于聚酯等塑料薄膜在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透明性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质,因此将其作为模内装饰(IMD)材料或屏幕显示材料等多种用途的基材薄膜而广泛应用。
然而这种塑料薄膜,由于薄膜表面的表面硬度低,而且耐磨性能也不足,通过和其它固体物质的接触、摩擦、划擦等其表面容易受到损失,而在表面产生的损伤会使薄膜的经济价值显著降低,使薄膜在短时间内就不能使用。因此,已知的是,在由聚酯薄膜形成基材薄膜时,需要在其上面设置耐擦伤性和耐磨耗性的硬化涂层。
众所周知,优异的耐擦伤性和耐磨耗性需要硬化膜表面具有高硬度,通常的高硬度硬化膜较脆难以满足IMD的成型拉伸性能要求,而且一旦产生划痕则无法修复,如何解决成型性与耐划伤性这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如何使薄膜在产生划痕时自我修复,已成为IMD业内的技术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表面划痕自我修复功能及高拉伸成型性的模内装饰用薄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它包括透明支持体和涂覆在透明支持体表面的透明涂层,透明涂层中埋植有微胶囊化的修复剂,微胶囊的平均直径为5~15μm。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所述微胶囊在透明涂层中随机分布。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所述透明涂层的厚度大于5μm。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所述透明涂层的厚度大于10μm,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所述透明涂层的厚度为20~30μm。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在透明支持体的另一面涂覆有树脂层。
上述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模内装饰用薄膜,所述树脂层是聚酯树脂层、聚氨酯树脂层、丙烯酸树脂层或它们混合物的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中,当透明涂层中的微胶囊化的修复剂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划伤时,微胶囊的囊壁破裂,内部的液态修复剂流出添补到裂纹处固化完成修复功能;透明涂层因为具有划痕自我修复功能,所以对涂层表面的硬度要求较低,这样既解决了产品一旦产生划痕无法修复的问题,也解决了硬度与高拉伸成型性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修复过程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透明支持体1;透明涂层2;微胶囊3;可固化的液态修复剂4;树脂层5;划痕6;划痕被修复7;
A- 完好的透明涂层表面;
B- 受到外力作用产生划痕,微胶囊中的液态修复剂流出添补划伤处;
C- 流出的液态修复剂固化,完成自修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涂覆物料配制:
微胶囊 8.0重量份;
EM-2411 12.0重量份;
丁酮 18.7重量份;
BYK 307 0.1重量份;
184 1.2重量份;
将8.0重量份的微胶囊 [自制,平均粒径为12μm]和12.0重量份的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单体EM-2411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官能度4] 溶解到18.7重量份的丁酮溶剂中, 添加0.1重量份的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骨架结构的流平剂BYK 307 [由毕克化学制造]和1.2重量份的光引发剂184 [由天津天骄化工有限公司制造],溶解充分,得到涂覆物料。
将涂布物料涂覆到厚度为125微米光学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PG42,双面涂覆了含有聚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混合物的树脂层]的一个面上,在80℃对形成的涂层干燥2min之后,以250mJ/cm2的光量,通过紫外线照射对干燥的涂层进行固化,并形成厚度为25微米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透明涂层。
实施例2
涂覆物料的配制和涂覆过程同实施例1,其中,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5μm,具有自修复功能的透明涂层的厚度为8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保定乐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乐凯薄膜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保定乐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乐凯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式电子打印票箱
- 下一篇:一种纸箱包装的高温氟硅橡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