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输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70192.6 | 申请日: | 201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鲍明庆;刘凯;牛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5;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王忠忠 |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输入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测量触控操作力的大小的触控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它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自然、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优点。利用这种技术,用户只要用手指(或其他替代物)触碰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系统的操作,从而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这种技术也方便了那些不懂电脑操作的用户。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触控侦测方式有包括电阻式触控侦测、电容式触控侦测、红外式触控侦测。
电阻式触控侦测是在显示屏上覆盖一块多层复合薄膜,该多层复合薄膜由一层玻璃或有机玻璃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导电层OTI,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面经硬化处理后的光滑防刮的塑料层,在该塑料层的内表面也涂有一层OTI,在两层导电层OTI之间有许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绝缘。当手指接触屏幕,两层OTI导电层出现一个接触点,因其中一面导电层接通Y轴方向的均匀电压场(电压为U),使得侦测层的电压由零变为非零,控制器侦测到这个接通后,进行A/D转换,并将得到的电压值与导电层电压U相比,即可得触摸点的Y轴坐标,同理得出X轴的坐标,这就是电阻式触控侦测方式共同的最基本原理。由于导电层与侦测层之间透明隔离点的存在,操作电阻式触摸屏需要手指对触摸屏施加一定的操作力,导电层和侦测层间才能产生接触点,从而侦测到触控操作。
电容式触控侦测的基本原理是,在显示屏上镀一层透明的导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用户触摸显示屏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这个耦合电容会改变四个电极流出的电流,位于触摸显示屏后的控制器便会根据电流变化,机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由于电容式触控侦测是通过电容感应的方式侦测手指的位置,所以即使手指没有接触触摸显示屏,也能产生耦合电容,控制器便能侦测出电流的变化,所以可以实现零操作力的触控操作。但在具体的应用中,为了降低误判的概率,通常要求手指接触触摸屏并施加一定的力,以获得较大的耦合电容,才会被控制器判定为一次可靠的操作。即便如此,通常电容式触摸屏要求的操作力也明显小于电阻式触摸屏。
红外式触控侦测方式的基本原理是,在显示屏前框架的左边和下边分别装有红外线发射管,各自的对边又装有对应的接收管。工作时在显示屏前形成纵横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用户的手指触摸点将阻挡经过该点的横竖两方向的红外线,通过接收管,控制器便由此参数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由于是通过检测手指对红外光的阻挡来计算位置,所以红外式触摸屏可以实现可靠的零操作力触控操作。
以上的各类型触控侦测方式的主要特点对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1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站用模块式催化加氢除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的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