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抽气量高效水环真空泵用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0143.2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茂;殷江涛;荆延波;孟凡瑞;任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气量 高效 真空泵 叶轮 | ||
技术领域
一种超大抽气量高效水环真空泵用叶轮,属于水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抽气量水环真空泵专用的叶轮。
背景技术
超大抽气量高效水环真空泵,属于叶片式流体机械,适用于化工、煤矿、冶金、造纸、轻工等行业的真空浓缩、真空脱水、真空干燥、真空抽瓦斯气体、真空制氧、真空输送等工艺过程,目前,国内外水环真空泵生产企业虽然较多,但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一,规格较小,不能适应大型、特大型真空系统的需要,我国目前最大的排量规格为600 3/min,根据最新资料,国外最大也为6003/min;二,我国冶金、化工、造纸、煤矿等行业急需1000~30003/min的超大抽气量的水环真空泵,又加之目前的叶轮叶片的型线设计达不到最优,致使泵的排量效率较低,最高仅达到42~45%,现有产品的排气角度和排气孔面积的设计也不太合理,导致气体容易产生过压缩现象,能耗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节能,排量规格在1000~30003/min,能够满足各种不同行业需求的超大抽气量高效水环真空泵用叶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超大抽气量高效水环真空泵用叶轮,包括轮毂和周圈均布在轮毂上的多个叶片,叶轮整体偏心的安装在水环真空泵的泵轴上,且叶轮与泵轴为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长度为2500~4800mm,外圆直径为1450~3600mm,在叶片上增设多个叶片加固筋。
所述的叶片的曲率半径与叶轮参数的比例关系为:
Φ1/Φ=0.710~0.833,2R2/Φ1=0.866~0.920,Φ为叶轮的外圆直径,R2为叶片的曲率半径,Φ1为叶片曲率半径R2圆心点所在圆的直径,叶轮的曲率半径R2和叶片端部的切向角度R为33°~40°。
所述的叶片加固筋设置在每个叶片的中间位置。
所述的叶片加固筋设置在每个叶片的中间位置以及叶片加固筋的两侧。由于超大型水环真空泵的叶轮会较长、直径较大,强度不易保证,需要额外加固,因此,在中间加固筋两侧增设更多加固筋,以保证其强度,加固筋的具体数量根据叶轮实际大小适当安排分布。
所述的轮毂为中间大两端小的梭形设置。
所述的叶片端部的线速度为13.5~25m/s。
所述的水环真空泵泵体内通过的气量为1000~2000m3/min之间时,叶轮的外圆直径为1450~2800mm,长度为2500~3500mm。
所述的水环真空泵泵体内通过的气量为2000~3000 m3/min之间时,叶轮的外圆直径为2700~3600mm,长度为3400~48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合理、提高效率:利用优化设计理论对叶轮的外径、宽度、叶片数、叶片厚度、轮毂比、偏心距等尺寸参数及泵转速,这些影响泵效率的因素分别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大了叶片之间排气孔的面积,改善了密封效果,降低了排气阻力,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
2、节能显著、气量大:经国家真空泵权威检测单位——国家真空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抽气效率可达到65%以上,抽气量达到1000~3000m3/min,其效率指标远高于现有技术的40~50%,节能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示意图。
其中:1、叶片 2、轮毂 3、叶片加固筋 4、叶轮;Φ为叶轮的外圆直径,R2为叶片的曲率半径,Φ1为叶片曲率半径R2圆心点所在圆的直径,R为叶轮的曲率半径R2和叶片端部的切向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水环真空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0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