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9085.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政;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6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雾化 治疗 通用型 喷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接头,具体是一种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
背景技术
针对婴儿呼吸道疾病治疗,如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粘稠物阻塞症、囊性肺纤维化症、及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等。一般都是采用雾化治疗,为了保证婴儿对药物的吸收效果,将采用雾化面罩。
但是,婴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对雾化面罩的陌生和恐惧,出现持续哭闹,导致氧耗增加,从而加重缺氧,使治疗难以实施。尤其是婴儿剧哭时吸气过快,使病变气道闭合,肺泡塌陷,易出现发绀,加重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婴儿雾化治疗采用雾化面罩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该接头利用安抚奶嘴的安抚作用,连接上该接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减少婴儿哭闹及发绀的发生,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包括一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为中间开设有通孔的管状,一端通过连接管和雾化器连接头连接至雾化器,一端设置有喷雾出口,所述喷雾出口处设置有一连接安抚奶嘴的夹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喷雾出口为曲面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出口夹头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5-60°。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与喷雾出口之间固定相接或可拆卸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沿喷雾出口底部边缘向下设置,该夹头与扁圆形安抚奶嘴配合使用,其适用厚度为1.2-2.5mm,可安装深度为2-6mm。
进一步的,连接雾化器的喷嘴接头外径与连接管内径相等,大小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连接头上有三个导气孔,使其雾化气体流通更顺畅。
进一步的,上述的喷嘴接头可与专用型雾化器或者传统喷雾罐使用
本实用新型接头利用安抚奶嘴的安抚作用,连接上该接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减少婴儿哭闹及发绀的发生,提高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并且其其以安抚奶嘴和微雾化器结合使用于婴儿呼吸道疾病治疗,如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粘稠物阻塞症、囊性肺纤维化症、及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专用型雾化器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传统喷雾罐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识含义:
100-喷嘴接头,101-连接段,102-喷雾段,103-喷雾出口,104-夹头,105-安插凸块,106-安插槽,200-连接管,300-雾化器连接头,400-雾化器,500-安抚奶嘴,600-传统喷雾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100,整体为通孔的管状,由连接段101和喷雾段102连接组成。
连接段101用于连接雾化器400,为了便于使用,连接段101的自由端连接连接管200,再由连接管200通过雾化器连接头300连接雾化器400(如图4所示)。
为了提高本接头的通用性,在本实用新型采用婴儿雾化治疗通用型喷嘴接头300,该喷嘴接头300的外径与连接管200的内径相等,大小为10mm。
喷雾段102用于实现雾状药物的喷出,其自由端开设有一喷雾出口103。为了便于婴儿的吸入,采用结构为曲面三角形的喷雾出口103。为了有效减少婴儿哭闹及发绀,本实用新型的喷嘴接头100可与安抚奶嘴500。
由此,本实用新型在喷嘴接头100的喷雾出口103处设置有一连接安抚奶嘴的夹头104。
该夹头104能够与市场上大部分扁圆形安抚奶嘴500相配合使用。其设置在喷雾出口103的底部,使得夹头104的夹口向下延伸,由此与喷嘴接头100的主体形成钉耙状,并且使得喷雾出口103与夹头104之间的角度为15-60°这样能够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9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返流直肠导管
- 下一篇:夹芯复合板中置双支撑式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