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母线装配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8600.4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峥;赵铜剑;张文量;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0 | 分类号: | H02G1/00;H02G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母线 装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母线实验及装配用工艺装备,具体是一种管道母线装配车,用于高压开关行业管道母线的运转支撑、实验对中及装配内导等作业。
背景技术
管道母线(GIL)作为传输母线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输电设备,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已在国内大型核电站和水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高压开关的生产装配过程中,管道母线的运转支撑、实验对中及装配内导等作业需要对管道母线的位置和方向进行较为精准的调节,因而需要专门的设备来实现,并且要求设备安全可靠、操作省时省力和简便易行。
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还没有满足以上要求的专业设备。传统方法采用吊车来代替,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诸多缺点:1.由于吊车采用悬挂作业的方式,因而难以实现位置和方向的微调,容易对装配部件造成不必要的磕碰损伤;2.吊车是车间的稀缺资源,而且用吊车实现以上作业费时费力,不利于车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母线装配车,该装配车能够在空载状态下实现对自身高度的粗调和微调,并能实现在承重状态下对管道母线方向和位置的调整,以完成高压开关中管道母线的运转支撑、实验对中及装配内导等作业,具有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及操作简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母线装配车,包括支撑支架、设置于支撑支架上的中部高度调节机构和设置于中部高度调节机构顶部的V形支架,支撑支架底部带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包括设置在支撑支架的支架底板上的角钢,角钢上固定有L型连接板,L型连接板上设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底壳,梯形加强板一端固定在角钢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架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部调节机构包括摇杆、蜗杆传动部分和螺旋传动部分,其中蜗杆传动部分包括蜗杆和涡轮,摇杆与蜗杆一端相连接,蜗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滚动轴承支撑在底壳上,蜗杆与涡轮相啮合;摇杆外侧设置有防止脱落的轴端挡圈;螺旋传动部分包括设置在带导轨外壳内的螺杆,及通过梯形螺纹与螺杆连接的带螺母升降筒;带螺母升降筒外侧装有导向平键;涡轮与螺杆固定连接,螺杆通过第一滚动轴承支撑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V型支架上设有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L形连接板上设有两个连接孔,角钢上设有三个连接孔;通过调整L形连接板与角钢的配合孔位调整管道母线装配车自身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蜗轮与螺杆通过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蜗杆头数为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导向平键为两个,用螺钉固定于带螺母升降筒外侧,成180°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底壳底部有一个法兰;底壳通过该法兰固定于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带螺母升降筒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其外形和内形均呈阶梯形,外径上小下大,内径上大下小;在筒内小径部分设有梯形内螺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由带万向轮的支撑支架实现对管道母线水平位置的调整及对竖直位置的粗调;在传动部分中,采用蜗杆传动和螺旋传动两级减速,可以达到省力和改变运动形式的目的,进而实现对管道母线竖直位置的微调。支撑支架具有高度可调的特点,在管道母线的实验及装配过程中,可以对支撑支架方向和位置进行较为精准的调节,具有运动灵活、传动平稳、便捷省力的特点,可以明显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车间实验及装配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a为管道母线装配车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侧视图;图1c为图1b中A部的放大图;
图2为管道母线装配车传动细节图;
图中:1、角钢,2、L形连接板,3、底座,4、底壳,5、螺杆,6、带导轨外壳,7、带螺母升降筒,8、导向平键,9、蜗轮,10、第一滚动轴承,11、第一螺母,12、梯形加强板,13、支架底板,14、第二滚动轴承,15、端盖,16、第二螺母,17、V形支架,18、橡胶板,19、摇杆,20、蜗杆,21、轴端挡圈,2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8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D组合全站仪双片摄影测树技术
- 下一篇:高压柜加装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