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乌鱼室内产卵孵化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7908.7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安;杨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启安;杨壮志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鱼 室内 产卵 孵化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乌鱼室内产卵孵化一体化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乌鱼产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乌鱼注射催产激素后,放入水泥池中让其自行产卵;二是将乌鱼注射催产激素后,放入网箱中让其自行产卵。孵化也有两种方法,一是在产池(网箱)自行孵化,二是将受精卵收集后放在专门孵化池中孵化。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产卵孵化均在室外,受大风、降雨、降温、暴晒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上述自然条件下,乌鱼产卵量减少,甚至会停产,孵化率会降低,影响产卵效果和苗种供应,增加人工操作成本,降低养殖户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极大提高乌鱼产卵率和孵化率的乌鱼室内产卵孵化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乌鱼室内产卵孵化一体化装置,有位于带空调的室内的与培育池相通的集苗沟、支架、装于支架上的产卵孵化容器、置于产卵孵化容器顶部的带网顶盖、一端穿过带网顶盖伸入产卵孵化容器中的进水管,产卵孵化容器底部通过排水管与集苗沟相通。
上述的产卵孵化容器下部为锥形,上部为圆筒形。
上述的带网顶盖和产卵孵化容器上有销扣,安全。
将注射催产激素后的乌鱼放入容器中,盖上带网顶盖并用销扣销住,进水管插入产卵孵化容器中,室内安装空调,用于调节控制室温。当乌鱼产卵完毕,打开排水管,放出污水,同时打开进水管,边进水边排水,采用微流水孵化,当受精卵孵化完毕,完全打开排水管,放出鱼苗,由集苗沟流入培育池。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的产卵孵化容器可由塑料制作,成本低廉、搬运贮存方便,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2.装置位于室内,在空调的温度调节控制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适宜产卵和孵化温度,避免了外界气温、水温变化对产卵、孵化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产卵率和孵化率。
3.鱼苗由排水管通过集苗沟,直接流入培育池,减少了操作转移工序,以及在操作、转移过程中对鱼苗的伤害。
4.装置可成排排列,充分利用室内空间,也节约了室外产卵、孵化池的建设费用,同时解决了制约苗种批量生产的问题,实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俱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乌鱼室内产卵孵化一体化装置,位于带空调8的室内的与培育池相通的集苗沟4、金属支架2、装于金属支架上的产卵孵化容器1、置于产卵孵化容器顶部的带网顶盖5、一端穿过带网顶盖伸入产卵孵化容器中的进水管7。产卵孵化容器底部通过排水管3与集苗沟相通。产卵孵化容器下部为锥形,上部为圆筒形。带网顶盖和产卵孵化容器上有销扣6。产卵孵化容器用塑料制成。锥形体高度20—30cm,圆筒直径60—70cm,圆筒高度50—60cm。顶盖为聚乙烯无结节网布,网布边缘固定在圆形铁丝圈上。顶盖与产卵孵化容器上边缘用销扣6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乌鱼产卵孵化从室外转入室内,同时在室内安装空调,用以调节、控制室温。保证了乌鱼的正常产卵及孵化,避免大风、降雨、降温、暴晒等自然因素对乌鱼产卵孵化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乌鱼的产卵率、孵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启安;杨壮志,未经杨启安;杨壮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