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终端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7901.5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王英浩;徐慧;徐贝;卫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融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7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终端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终端盒,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缆终端盒是小芯数光缆与终端的连接设备,具有光缆固定、熔接功能,起终接光缆的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缆终端盒连接终端设备的尾纤光缆在很多场合逐步由蝶形光缆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光缆终端盒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 光缆终端盒缺少蝶形光缆的固定装置,不能适应蝶形光缆的接入和固定,满足不了终端盒有关规范中对蝶形光缆抗拉伸的要求;
2. 光缆终端盒后板只有一种规格,要不是尾纤输出孔,要不是适配器输出孔,不能同时满足尾纤输出和适配器输出;
3. 光缆终端盒集纤盘存放余留光纤空间偏小,另外存放热收缩光纤保护管的卡槽倒钩角容易损伤光纤。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光缆终端盒,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蝶形光缆接入和固定、同时适用于各种输出方式、集纤盘存放余留光纤空间大、卡槽不会损伤光纤的终端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缆终端盒,包括盒体、盒盖、集纤盘以及安装在盒体内的蝶形光缆固定装置、设置在盒体一端的后板,所述后板上组合安装有蝶形光缆穿线片、适配器安装板或普通尾纤穿线片中的其中两种,可分别用于蝶形光缆和尾纤一起输出、或蝶形光缆和适配器一起输出、或尾纤和适配器一起输出。
上述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包括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以及安装在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上的分纤固定板、垫块、压板和蝶形螺母,蝶形光缆固定装置通过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固定在盒体内。
上述分纤固定板和垫块采用橡胶材质,上面模压了与蝶形光缆尺寸相应的卡槽,使蝶形光缆得到有序、可靠的固定和保护,使其性能不受影响,并能满足终端盒有关规范中对蝶形光缆抗拉伸的要求。
上述集纤盘在中间位置设置有若干挡纤的翼片,组成存放余留光纤的装置,这样集纤盘不但在外圈可以盘绕余留光纤,在盘的中间也可以存放余留光纤,存放余留光纤的空间得以增大。
上述集纤盘上热缩光纤保护管卡槽内部设有一根垂直的阻尼筋,既可防止光纤保护管掉出,又不会损伤光纤。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终端盒配置的蝶形光缆固定装置能满足新型蝶形光缆固定保护的需要,多种组合方式的后板能满足终端光纤输出型式不同的需要,改进后的集纤盘充分利用了集纤盘内部空间,在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的存放余留光纤的空间,带有阻尼筋的热收缩光纤保护管卡槽结构有利于保护光纤不受到损伤。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终端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缆终端盒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蝶形光缆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纤盘正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后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后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的后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盒体1;盒盖2;
集纤盘3;挡纤的翼片31;热缩光纤保护管卡槽32;阻尼筋321;
蝶形光缆固定装置4;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41;分纤固定板42;垫块43;压板44;蝶形螺母45;蝶形光缆卡槽46;
后板5;蝶形光缆穿线片51;适配器安装板52;普通尾纤穿线片5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光缆终端盒,包括盒体1、盒盖2、以及安装在盒体1内的集纤盘3、蝶形光缆固定装置4、设置在盒体1一端的后板5,所述后板5上组合安装有蝶形光缆穿线片51、适配器安装板52或普通尾纤穿线片53中的其中两种,可分别用于蝶形光缆和尾纤一起输出、或蝶形光缆和适配器一起输出、或尾纤和适配器一起输出。
如图3所示,上述蝶形光缆固定装置4包括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41以及安装在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41上的分纤固定板42、垫块43、压板44和蝶形螺母45,蝶形光缆固定装置4通过蝶形光缆固定装置座板41固定在盒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融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融汇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