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身重心可控的长螺旋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7099.X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立;张庆伟;宋建强;冷伦;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00 | 分类号: | E21B3/00;E21B15/00;F16F15/28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0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身 重心 可控 螺旋 钻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螺旋钻机,尤其涉及一种自身重心可控的长螺旋钻机。
背景技术
长螺旋钻机在工作时,为了平衡钻机平台前面的钻具以及泥土的重量,使整机重心保持在回转支撑内部,防止机器倾覆,在钻机平台的后面都装有配重,传统的配重装配方式采用固定悬挂的方式,如图1所示,钻机平台21的尾部安装有挂鼻31,配重41上安装有挂钩11,通过挂钩11与挂鼻31配合实现配重41的装配。
但是采用固定悬挂方式存在弊端,即配重距回转中心的距离始终保持恒定,一方面,随着长螺旋钻机的不断发展,桩径也随之不断增大, 800mm、1000mm左右的桩径大量出现,钻具的重量也随着桩径的增加也不断增大,这就造成整机重心偏离回转中心的距离也随着钻具重量的增加发生偏移,使原先的平衡被打破,不利于钻机行走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施工条件下,所使用的钻具规格以及重量不同,整机重心的偏移量也不同,因此,不能满足钻机对不同规格钻具的装配要求,这就给桩架的设计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身重心可控的长螺旋钻机,用以解决现有长螺旋钻机的配重采用固定悬挂的方式,造成的在钻机选择不同重量的钻具时、配重无法相应的对整机进行平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身重心可控的长螺旋钻机,包括钻机平台,钻机平台的后面设有用于平衡钻具的配重,所述钻机平台的后端部装配有配重支撑件,配重支撑件具有向后延伸的导向结构,所述配重通过其上的、与所述导向结构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移动设置在钻机平台的后面,所述钻机平台上还设有为所述配重提供前后移动作用力的配重驱动装置。
所述配重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体铰接在钻机平台上、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铰接在所述配重的前端面上。
所述配重支撑件为两根左右并列布置的导轨,所述导向移动结构为两个左右并列布置在配重底面上的、与两根导轨分别插入且滑动配合的滑槽。
所述配重的后端面上固定有两个分别罩设于两根导轨上的用于防止导轨磕碰的防护罩。
所述导轨上还标记有用于确定配重位置的标记符号。
采用上述结构的长螺旋钻机,由于固定平台的后端部装配有配重支撑件,配重支撑件具有向后延伸的导向结构,配重上设有与导向结构导向移动配合的导向移动结构,在配重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配重在导向结构上能够前后移动,钻具重量越大,配重越往后移,始终都能保证整机重心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根据不同规格和重量的钻具情况,始终能在导向结构上找到配重相应的位置,以满足钻机不同的施工条件要求。
进一步的,导向结构为导轨,导向移动结构为开设在配重底面上的滑槽,结构简单,而且装配也方便。
进一步的,导轨上设置的防护罩能够有效防止导轨发生磕碰,同时能够使导轨保存有适量的润滑脂。
进一步的,导轨上标记的标记符号,能够根据不同规格和重量的钻具,快速、准确的确定配重应该所在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 为现有长螺旋钻机的配重与钻机平台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钻机平台尾部及配重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长螺旋钻机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包括钻机平台2、钻具(图中未显示)、配重4和配重驱动装置,钻具装配在钻机平台2的前面的桅杆上。钻机平台2的后端部焊接有两根向后延伸的、且左右并列布置的导轨3,配重4的底面上开设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右并列布置的滑槽,两个滑槽与两根导轨3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将配重4放置在两根导轨3上,并使两根导轨3分别插入两个滑槽内,即可实现配重4与导轨3的导向移动配合。配重驱动装置为液压油缸1,液压油缸1的缸体铰接在钻机平台2上、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铰接在配重4的后端面上,这样在液压油缸1的活塞杆作用下,配重4在两根导轨上前后移动。
应用时,由于钻具设置在钻机平台2的前面,配重4位于钻机平台2的后面,这样配重4就能起到平衡钻具重量的作用;与此同时,根据悬挂不同钻具的重量情况,改变配重4在导轨3上的前后位置,就能保证整机重心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保证整机的稳定性,其控制原理为:钻具的重量越大,配重的位置越靠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燥塔
- 下一篇:油菜旋风式闪蒸烘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