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盖泥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7061.2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耕;李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盖泥搅拌机。
背景技术
酿酒窖泥是白酒酿造的灵魂及骨肉,其中富含代谢己酸的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及能产生浓香型大曲白酒的主体香味物质—己酸乙酯的重要产香菌群,还有产各种呈香呈味有机酸的细菌菌群等。但是封窖泥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酿酒的质量,酿酒原料经过原料配比-粉碎-蒸糠-开窖-配料、拌和-上甑-蒸馏-出甑等流程后,酿酒原料已形成糟醅,需将糟醅入窖装满踩紧拍光封窖,封窖对封窖泥的要求高,需要用老窖泥添加新黄泥,做到干稀适度,粘性好,密度良好;目前的搅拌机是将老窖泥与新黄泥同时混合搅拌,干稀搅拌不均匀,粘性不强,影响后续盖泥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盖泥搅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盖泥搅拌机,包括电机、筒体、支架、出料口、搅拌轴、搅拌叶片、进料口,其中,电机安装在机架一侧,筒体固定于机架之上,筒体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采用双轴结构,且在搅拌轴中间设置有隔板,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轴连接,搅拌叶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筒体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片与搅拌轴通过轮毂固定连接,轮毂与搅拌叶片为一体化结构,防止在运行过程中,搅拌叶片与轮毂断开,影响搅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搅拌叶片之间长短不异,上方安装的的搅拌叶片比下方安装的搅拌叶片长度长,从而使老窖泥与新黄泥能产生向下螺旋翻转运动,使搅拌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轴采用双轴结构,且在搅拌轴中间设置有隔板,通过进料口分别投入老窖泥与新黄泥,在同一筒体对老窖泥与新黄泥进行搅拌,当老窖泥与新黄泥搅拌干稀适度时,拆开隔板,老窖泥与新黄泥均匀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混合均匀后,盖泥从出料口流出,再进行新一轮的搅拌工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轮毂与搅拌叶片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延长搅拌叶片的使用寿命;采用双轴结构,将老窖泥与新黄泥分开搅拌均匀后,再整合搅拌,干稀搅拌均匀,粘性强,密度良好;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盖泥搅拌机,包括电机、筒体1、支架2、进料口3、搅拌轴4、搅拌叶片5、出料口6,其中,电机安装在机架2一侧,筒体1固定于机架2之上,筒体1内部安装有搅拌轴4,搅拌轴4采用双轴结构,且在搅拌轴4中间设置有隔板7,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轴4连接,搅拌叶片5与搅拌轴4固定连接,筒体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底部设置有出料口6。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5与搅拌轴4通过轮毂固定连接,搅拌叶片5与轮毂为一体化结构,防止在运行过程中,搅拌叶片5与轮毂断开,影响搅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搅拌叶片5之间长短不异,上方安装的的搅拌叶片5比下方安装的搅拌叶片5长度长,从而使老窖泥与新黄泥能产生向下螺旋翻转运动,使搅拌更加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轴4采用双轴结构,且在搅拌轴4中间设置有隔板7,通过进料口3分别投入老窖泥与新黄泥,在同一筒体1内对老窖泥与新黄泥进行搅拌,当老窖泥与新黄泥搅拌干稀适度时,拆开隔板7,老窖泥与新黄泥均匀混合,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混合均匀后,盖泥从出料口6流出,搅拌机再进行新一轮的搅拌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7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