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管塔爬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6383.5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季;李凯;李玉明;徐负沈;王子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世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C9/04 | 分类号: | E06C9/04;E06C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李荷香 |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管塔 爬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塔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独管塔的制作方便、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的独管塔爬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越来越多的杆塔被架设。其中独管塔以其外表美观、占地面积小、性价比高,而被广大建设单位采用。爬梯是独管塔的重要组件,它为工作人员提供攀爬路径。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独管塔爬梯,包括竖杆101以及设置在竖杆101两侧且沿竖杆101径向方向的横杆102,所述的竖杆101为钢管装结构,竖杆101的侧面上设置有与横杆102相配合的贯穿竖杆101的固定孔,横杆102的一端插进固定孔内,横杆102 与竖杆101的结合处焊接,由于固定孔贯穿竖杆101,造成竖杆101的强度降低、稳定性差,很容易在开设固定孔处断裂,并且横杆102和竖杆101的焊接面积较少,横杆102容易脱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竖杆101的侧面打孔很难控制固定孔的平行度,制作和加工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独管塔的制作方便、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的独管塔爬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独管塔爬梯,包括竖杆以及设置在竖杆两侧且沿竖杆径向方向的横杆,所述的竖杆为角钢状结构,竖杆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横杆相配合的固定孔,横杆的一端插进固定孔内,横杆与竖杆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填充焊肉。
所述的间隙的宽度为3-5毫米。
相邻的两个横杆之间的距离为350-450毫米。
所述的横杆为钢筋,且其在竖杆两侧交替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竖杆为角钢状结构,横杆的一端插接在竖杆的一个侧面上,横杆与竖杆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间隙,这样横杆与竖杆的接触面积更大,竖杆的强度更大,不会出现横杆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竖杆仅有一个侧面开设固定孔,便于制作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独管塔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独管塔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1和图2中:101、竖杆 102、横杆。
图3和图4中:201、竖杆 202、横杆 203、焊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独管塔爬梯,包括竖杆201以及设置在竖杆201两侧且沿竖杆201径向方向的横202,所述的竖杆201为角钢状结构,竖20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横杆202相配合的固定孔,横杆202的一端插进固定孔内,横杆202与竖杆201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填充焊肉203。
本实用新型的竖杆为角钢状结构,横杆的一端插接在竖杆的一个侧面上,横杆与竖杆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间隙,这样横杆与竖杆的接触面积更大,竖杆的强度更大,不会出现横杆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竖杆仅有一个侧面开设固定孔,便于制作和安装。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独管塔爬梯,包括竖杆201以及设置在竖杆201两侧且沿竖杆201径向方向的横202,所述的竖杆201为角钢状结构,竖20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横杆202相配合的固定孔,横杆202的一端插进固定孔内,横杆202与竖杆201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内填充焊肉203。
所述的间隙的宽度为3-5毫米。
相邻的两个横杆202之间的距离为350-450毫米。
所述的横杆202为钢筋,且其在竖杆201两侧交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竖杆为角钢状结构,横杆的一端插接在竖杆的一个侧面上,横杆与竖杆的另一个侧面之间设置间隙,这样横杆与竖杆的接触面积更大,竖杆的强度更大,不会出现横杆脱落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竖杆仅有一个侧面开设固定孔,便于制作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世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世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6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