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542.X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陈梅娟;窦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1C7/32;E01C5/0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穆瑞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铺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道路大部分为不透水的路面,路面排水通常是通过设置在路边的雨篦子排入至市政管网,随之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短时间内集中降雨时,由于大量雨水只能通过排水设施排入河流,大大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因此,道路积水不容易排出,给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2)、能够渗入地下的雨水明显减少,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使地下水的抽取量成倍增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缺氧、地温升高等,因而直接影响了城市植被的健康,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3)、不透水的路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和湿度的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气候恶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1649592A公开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其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其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透水层;路边排水部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的路沿石,所述路沿石为具有空腔结构的透水砖。但是,在遇到短时间强降雨时,路面的雨水只能通过所述路沿石的侧壁渗透至路沿石的空腔内,渗透效率较低,因此仍然出现路面积水的现象。若将路沿石设置为与路面平齐时,机动车会直接驶入人行道路,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道路铺装结构不合理导致路面积水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道路铺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铺装结构,其包括透水路面以及设置于透水路面两侧的滤水沟,所述滤水沟为具有空腔结构的透水砖体,所述滤水沟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透水路面上表面或与所述透水路面上表面平齐,在所述滤水沟的两侧设置有透水路沿石,所述透水路沿石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透水路面,所述透水路沿石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
所述透水路面由下至上依次是土基层、碎石层、粘结找平层和透水砖层。
所述透水路沿石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滤水沟包括透水沟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水沟槽上的透水盖板,所述透水沟槽包括粘结而成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透水沟槽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透水沟槽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所述透水砖层由复合透水砖铺设而成,所述复合透水砖包括互相粘结的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铺装结构中,选用了带有排水孔的路沿石,这样,即使在短时间强降雨时,路面上的雨水即使无法完全渗透,也可以通过路沿石的排水孔排至植被层路面上直接渗入地下,并且本实用新型里的滤水沟是具有空腔结构的砖体,上表面与路面平齐,其相对现有高于路面的滤水沟来讲,渗水效率较高,雨水可以存储于空腔内,还可以减轻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
同时,在外界处于高温干燥气候时,这种路面内滤水沟收集的雨水可反馈于地表,起到调节湿度、降低温度等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道路铺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透水路面,11-土基层,12-碎石层,13-粘结找平层,14-透水砖层,2-滤水沟,21-透水沟槽,22-透水盖板,3-透水路沿石,31-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道路铺装结构,其包括透水路面1以及设置于透水路面1两侧的滤水沟2,所述滤水沟2为具有空腔结构的透水砖体,所述滤水沟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透水路面1上表面或与所述透水路面1上表面平齐,在所述滤水沟2的两侧设置透水路沿石3,所述透水路沿石3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透水路面1,所述透水路沿石3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31。这样即使在短时间强降雨时,路面上的雨水即使无法完全渗透,也可以通过所述排水孔31排至植被层路面上直接渗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凸轮锁紧可伸缩式浴室挂杆
- 下一篇:一种带集烟腔的侧吸式抽油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