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010.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陶健;徐一;王春艳;朱燕;开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4 | 分类号: | B66F7/14;B66F7/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线圈 组装 可调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变压器的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结构,在进行作业时,整相线圈的下部托板圆周方向需进行支撑,由于下部托板下表面不是一个平面,托板下表面内凹的马鞍槽结构部位如不进行有效支撑,马鞍槽台阶位置就会由于局部受力引起变形开裂,且由于马鞍槽内凹尺寸不同,导致每次支撑装置所需高度也不同。如果使用木块堆叠临时配置高度支撑,一则所需木块尺寸较多,且高度方向堆叠的木块不易固定,容易晃动、倒塌;二则会因为随产品烘燥,支撑木块尺寸收缩,而失去支撑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能够解决木块支撑所带来的不易固定、晃动和木块因烘燥引起的尺寸收缩带来的支撑失效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调节高度的手轮机构、带上部支撑面板的螺纹顶杆和连接用铜螺母,所述螺纹顶杆包括竖直带螺纹的螺杆以及带上部支撑面板的支撑部;所述底座为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螺纹顶杆的螺杆部分安装在该底座的中空部位,所述铜螺母设置在螺杆的外周,所述手轮机构设置在铜螺母外周,所述手轮机构与铜螺母固定连接,所述铜螺母与螺纹顶杆连接,所述手轮机构的转动带动螺纹顶杆的上下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底座的杆状结构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所述螺杆上设置有长形的键槽,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螺纹顶杆的螺纹为T型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铜螺母上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所述手轮机构设置有第二半螺纹,第二螺钉连接铜螺母的第一半螺纹和手轮机构的第二半螺纹以保证手轮机构的旋转带动铜螺母的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手轮机构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螺钉,该螺钉自安装孔伸入至槽口以保证手轮机构与底座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手轮机构包括中空的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手轮,所述手轮机构的安装孔设置在本体上且贯穿本体的外侧至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手轮机构,带动螺纹顶杆上下运动,从而满足本实用新型对整相线圈下部托板内凹的马鞍槽结构不同高度的支撑。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铜螺母结构图。
图7为图6中铜螺母的第一半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结合图2、图3、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整相线圈组装用可调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5、调节高度的手轮机构、带上部支撑面板的螺纹顶杆1和连接用铜螺母2,所述螺纹顶杆1包括竖直带螺纹的螺杆11以及带上部支撑面板的支撑部13;所述底座5为中空的杆状结构,所述螺纹顶杆的螺杆11部分安装在该底座的中空部位,所述铜螺母2设置在螺杆的外周,所述手轮机构设置在铜螺母外周,所述手轮机构与铜螺母固定连接,所述铜螺母与螺纹顶杆螺纹连接,所述手轮机构的转动带动螺纹顶杆的上下运动。
所述底座的杆状结构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7,所述螺杆上设置有长形的键槽8,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第一螺钉;所述的螺纹顶杆的螺纹为T型螺纹;所述的铜螺母上设置有第一半螺纹,所述手轮机构设置有第二半螺纹,第二螺钉连接铜螺母的第一半螺纹和手轮机构的第二半螺纹以保证手轮机构的旋转带动铜螺母的旋转;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槽口6,所述手轮机构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三螺钉,该第三螺钉自安装孔伸入至槽口以保证手轮机构与底座的固定;所述的手轮机构包括中空的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手轮3,所述手轮机构的安装孔设置在本体上且贯穿本体的外侧至内侧。
安装时,将可调支撑装置B放置于整相线圈D下托板马鞍槽C台阶合适位置后,旋转手轮3,利用第二螺钉M5连接手轮机构上的2个M5内半螺纹(即第二半螺纹)和铜螺母2上的2个M5外半螺纹(即第一半螺纹),从而带动铜螺母2旋转,通过铜螺母2的内螺纹旋转带动螺纹顶杆1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调节高度的目的。
另在手轮机构3上的安装孔和底座5的8mm槽口6上安装M8第三螺钉使得手轮3相对底座5上下方向固定,在底座5中空的杆状结构上安装M8第一螺钉在顶杆1的键槽上,作为顶杆1上下运动时的限位和防止顶杆1圆周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