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4792.1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岭;张建斌;白宇;裴胜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褚鹏蛟 |
地址: | 1008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
背景技术
潜艇中的电子仪器安装时首先需要将仪器通过吊装孔吊装到潜艇中,而潜艇吊装孔和仪器外形都已经确定,这就给吊具的设计造成了困难。
目前,向潜艇中吊装用吊具都是由各个厂家自己设计的,在日常的使用中存在吊具与出口容易卡死、吊具不容易观察、吊具重量过重等问题,造成仪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目前航天型号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对吊装用吊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自动对正功能的吊具,能够避免与吊装口发生卡住现象。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具,包括吊装桶、导向体、加强环、和吊带;所述吊装桶和加强环均为圆柱形,加强环固定在吊装桶上端的内表面上;所述导向体为圆锥台,吊装桶的下端与导向体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体的上端直径与吊装桶直径相同;所述吊带为三个,所述吊带的下端固定在吊装桶上。
所述吊装桶桶壁开有减重孔。
所述吊装桶外表面贴有反光胶带。
所述吊装桶内表面粘贴毛毡。
所述吊带、导向体与吊装桶轴线的夹角相同,为25-30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加强环保证吊装桶在吊装过程中形状不变,通过吊带和导向体进行导向,从而保证了吊具上下运动时不会与吊装口发生卡住现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艺容易实现,吊装效率高,保证仪器设备和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具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具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具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吊具包括吊装桶3、导向体4、加强环2、和吊带1。所述吊装桶3和加强环2均为圆柱形,加强环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吊装桶3上端的内表面上,加强环2的外表面与吊装桶3的内表面直径相同。所述导向体4为圆锥台,其上端直径与吊装桶直径相同。所述吊带1为3个。吊装桶3和导向体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三个吊带1的下端穿过加强环2和吊装桶3上的安装孔,并通过打结的方式固定在吊装桶3上。三个吊带1的上端固定在一起。吊带1和导向体4与吊装桶3轴线的夹角相同,均为25-30度。通过加强环2保证吊装桶3在吊装过程中形状不变。吊装桶3桶壁开有减重孔,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了整个吊具重量,提高了吊具承载能力。吊装桶3外表面贴有反光胶带,解决了吊具不容易观察的情况。吊装桶内表面粘贴毛毡,保护仪器表面不被划伤。
如图3所示,吊具6工作过程中,需要穿过潜艇上的吊装口5;吊具6在向上运动时通过吊带1进行导向,在向下运动时通过导向体4进行导向。当吊具6上下运动与潜艇上的吊装口轴线有偏移时,由于吊带1和导向体4相对于吊装桶3轴线的夹角相同,并且控制25-30度;保证了吊具不会与吊装口发生卡住现象,实现自动对正功能。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4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