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滑电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2466.7 | 申请日: | 2012-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王磊;雒彩军;周泽龙;周彬;张鸣周;李建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64 | 分类号: | H01R39/64;H01R39/26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72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滑电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浓密机的旋转电盘。
背景技术
旋转滑电盘是广泛用于选矿领域的矿山电气设备。现在矿山使用的滑电盘中,动电板上接触定电板上铜条的收电柱只有一根,所以当收电柱柱头上的碳刷在磨损变形后,会导致系统的短路停车,需要将整个滑电盘装置拆卸,更换碳刷,重新校正位置,因为生产作业的条件不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收电柱上碳刷和铜条的位置,而且每次校正时,都要将所有的收电柱上的碳刷全部重新调整,这之间的工作繁琐费时,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时间短,不影响工业生产的旋转滑电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滑电盘,包括定电板及与其扣合的动电板,定电板的不同半径位置设有3根铜条环,动电板上设有3组与3根铜条环位置一一对应的收电柱,每组两根,收电柱柱头上设有碳刷。
定电板上铜条环和动电板上收电柱的位置根据实际情况现场调整,经过位置校正后,投入使用。两根收电柱,一用一备,当使用中的收电柱上的碳刷损坏时,为了节省再次调整碳刷位置的时间,备用的收电柱碳刷参照磨损的碳刷的位置,略微调整固定,即可投入使用,不需要再将每一组的收电柱和定点盘上的铜条环全部校正,节省了时间,大大减少了因此停产带来的损失。
进一步,所述的碳刷与导线相连。可通过操控导线来调整碳刷的上下位置。
定电板内、外圆面设有防水层。绝缘塑材围圆作为防水层,防止了定点盘进水漏电现象的产生。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避免了因为设备维修、校正时间过长导致生产系统的停工停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电板上收电柱、碳刷及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旋转滑电盘,包括定电板1及与其扣合的动电板6,定电板1的圆环板体水平面同一径向延伸方向上依次铺设有第一铜条环2、第二铜条环3和第三铜条环4;动电板6上设有同心圆柱5,同心圆柱5旁同一径向延伸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收电柱7、第一备用收电柱8、第二收电柱9、第二备用收电柱10、第三收电柱11、第三备用收电柱12。其中,第一收电柱7、第一备用收电柱8对应第一铜条环2的位置;第二收电柱9、第二备用收电柱10对应第二铜条环3的位置;第三收电柱11、第三备用收电柱12对应第三铜条环4的位置。如图4所示,每根收电柱的柱头都设有碳刷13,碳刷13连有导线14。定电板1的内外圆柱面设有绝缘塑材围圆的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铜条环和收电柱分别在定电板1和动电板6上的位置。定电板1固定,动电板6与定电板1扣合,同心圆柱5插入定电板1板体的圆环中,第一收电柱7、第二收电柱9和第三收电柱11柱头上的碳刷分别接触第一铜条环2、第二铜条环3和第三铜条环4;第一备用收电柱8、第二备用收电柱10、第三备用收电柱12的碳刷暂时不与对应的铜条环接触。当第一收电柱7、第二收电柱9或第三收电柱11柱头上的碳刷磨损后,参照磨损碳刷的位置,通过操控第一备用收电柱8、第二备用收电柱10或第三备用收电柱12柱头上碳刷连接的导线来调整并固定相应的碳刷的位置,使其在工作时能够接触相对应的铜条环。拆下磨损的碳刷。旋转滑电盘继续投入使用。如果备用收电柱的碳刷再次磨损,维修校正方法同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3根铜条环在定电板的不同半径位置,动电板上的3组收电柱与3根铜条环位置一一对应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