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2347.1 | 申请日: | 2012-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仕勇;李永腾;阮浩洁;王辉;沈罡;林一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3150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油样的密封主要采用油筛或者堵头,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等电力设备的油样密封为例,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等电力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因为短路等其他原因造成变压器油质电气指标化验不合格,就需要进行滤油处理,提高其纯洁度。这时就需要打开变压器的密封结构,从而取得油样进行油样检测。
目前,传统的变压器的油样密封结构为一个设置在变压器取样阀出油口的外螺纹的底部带油孔的外六角堵头,即将变压器取样阀的出油口完全堵死,实现油样的密封,这种完全堵住油样出口,实现油样密封的方式虽然密封效果较好,但造成油样采集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结构,以在保证油样密封的同时,方便油样采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内设置有内六角无头螺钉,所述内六角无头螺钉内设置有流通油样的通道,所述内六角无头螺钉内设置的流通油样的通道与油样出油口对应,所述第一通道除所述内六角无头螺钉的部分外,其余均为实心结构,所述内六角无头螺钉内流通油样的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接;
所述第二通道内设置有与所述内六角无头螺钉的流通油样的通道的末端相接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的钢球相接,所述钢球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道不与所述第一通道相接的一端的通道口,将所述第二通道的通道口堵住。
其中,不与所述第一通道相接的第二通道的一端的通道口设置有内斜的角度,所述钢球通过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卡设在所述具有内斜角度的通道口内。
其中,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
设置于不与所述第一通道相接的第二通道的一端,将第二通道的通道口罩住的保护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第二通道作为储油器具,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使得钢球堵住第二通道的出油口,实现存储在第二通道内的油样的密封,同时在取油时只需使用顶杆或其他部件往第二通道里按压钢球,使得钢球顶开,即可使第二通道里存储的油样通过顶开钢球所露出的缝隙流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在保证油样密封的同时,实现了便捷的取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道一端通道口的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该密封结构可以包括:第一通道1和第二通道2;
第一通道1与第二通道2相接;第一通道1内设置有内六角无头螺钉11,内六角无头螺钉11为中空结构,内六角无头螺钉11内设置有流通油样的通道,内六角无头螺钉11的一端与第二通道2相接,内六角无头螺钉11的流通油样的通道与油样出油口对应,以将油样通过内六角无头螺钉11内部的中空的流通油样的通道,传输给第二通道2;第一通道1内除内六角无头螺钉11的部分,其余均为实心结构。
第二通道2为空心通道,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存油样的油腔,第二通道2内设置有一端与六角无头螺钉11的出油口相连的弹簧21,弹簧21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二通道2内的钢球22相连,通过弹簧21的弹力作用,钢球22设置于第二通道2不与第一通道1相接的一端的通道口,将第二通道2的通道口堵住,以防止第二通道2作为油腔所存储的油样外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宁波电业局;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