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酒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1872.1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初 |
主分类号: | B65D33/02 | 分类号: | B65D33/02;B65D33/16;B65D33/00;B65D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酒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酒包装袋。
背景技术
红酒的销售一般都配有包装盒或包装袋,红酒包装盒或包装袋除了具有美化包装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保护酒瓶,保证红酒在销售后到饮用前不损坏。为保证酒瓶放置平稳、受力均匀,红酒商家一般都选用硬质的包装盒,例如送木酒盒、仿红木酒盒等,而由于酒盒体积较大,会增加在仓存和货物运输环节中的成本;而可折叠红酒包装袋多为常见的环保袋,通常一个包装袋只放置一瓶酒,以避免酒瓶与酒瓶的碰撞,但这种包装袋对酒瓶的保护能力很弱;另一中包装袋是袋身内填充满柔软物,虽然对酒瓶的保护能力有增强,但为了保证对酒瓶的保护效果,柔软物必须均匀分布,从而要求袋体必须要定型,与包装盒一样无法在仓存和货物运输环节中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酒包装袋,该红酒包装袋可减少体积,且对酒瓶具有良好的保护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酒包装袋,包括一袋体,袋体的上部具有一开口;袋体的前部、后部均固定有一块第一侧板;袋体的两侧部中央均设有一竖直折叠痕,该竖直折叠痕的两侧各固定一块第二侧板;还包括一块可套装于袋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袋体底部的形状匹配。这样的结构使袋体可折叠,在仓存、运输时减小体积,而且具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承托能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可卡装于袋体内的酒瓶隔板和赠品隔板;所述酒瓶隔板和赠品隔板的宽度均与袋体侧部的宽度匹配;赠品隔板表面设有赠品袋。酒瓶隔板使同时装在袋体内的两瓶红酒不会因碰撞而损坏;红酒销售时除了酒以外还会同时带有附赠品,例如开瓶器等,赠品隔板为开瓶器等赠品提供安放的空间,而且不会使赠品与酒瓶相互碰撞而损坏酒瓶;此外,使用时,酒瓶隔板、赠品隔板安装在袋体内,可对袋体的侧部进行支撑,进一步防止袋体侧部折叠,提高袋体对酒瓶的保护效果。
优选地,袋体前部的第一侧板和/或袋体后部的第一侧板设有与酒瓶隔板厚度匹配的凹槽。这样的结构使酒瓶隔板更有效地安装。
优选还可以为,所述酒瓶隔板的边缘设有魔术贴条。这样的结构使酒瓶隔板更有效地安装。
更优地,袋体前部、后部的上端均设有提手部,所述提手部设有提手孔。这样的结构使袋体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一条固定带,该固定带的一端与袋体后部固定,另一端设有揿钮;袋体前部的外表面设有与固定带配合的揿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酒瓶隔板和赠品隔板为木板或纸板。
优选地,所述袋体为皮袋体、PU袋体或PVC袋体。
本实用新型的红酒包装袋具有良好的承托能力,能保护酒瓶不受损坏,而且能折叠,可大幅减小体积,降低仓存、运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红酒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酒包装袋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袋体;11、开口;12、竖直折叠痕;13、提手部;14、提手孔;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底板;5、酒瓶隔板;51、魔术贴条;6、赠品隔板;61、赠品袋;7、固定带;71、揿钮;72、揿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红酒包装袋,包括一袋体1,袋体1的上部具有一开口11;袋体1的前部、后部均固定有一块第一侧板2;袋体1的两侧部中央均设有一竖直折叠痕12,该竖直折叠痕12的两侧各固定一块第二侧板3;还包括一块可套装于袋体1内的底板4,所述底板4与袋体1底部的形状匹配。还包括可卡装于袋体1内的酒瓶隔板5和赠品隔板6;所述酒瓶隔板5和赠品隔板6的宽度均与袋体1侧部的宽度匹配;酒瓶隔板5的边缘设有魔术贴条51,赠品隔板6表面设有赠品袋61。袋体1前部、后部的上端均设有提手部13,所述提手部13设有提手孔14。还包括一条固定带7,该固定带7的一端与袋体1后部固定,另一端设有揿钮71;袋体1前部的外表面设有与固定带7配合的揿钮72。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底板4、酒瓶隔板5和赠品隔板6为木板或纸板;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均为固定在袋体1内的,底板4、酒瓶隔板5、赠品隔板6均为可拆卸的。所述袋体1为皮袋体、PU袋体或PVC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初,未经陈建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1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辊座
- 下一篇:控制方法及触摸屏终端的输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