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序开膜及放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1327.2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厚涛;赵秋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2 | 分类号: | B65B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拉伸套膜包装机上的顺序开膜及放膜机构,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对货物包装质量要求的提高,预拉伸套膜包装技术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而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专利文献201010169043.4中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拉伸套膜包装机, 虽然这种通用型拉伸套膜包装机较之以往的拉伸套膜包装机在结构上更为简单,并且可以适应不同宽度尺寸的筒形薄膜,但由于其开膜机构的驱动机构为四连杆结构,在打开薄膜的同时将薄膜放至收膜板外侧,此时只有一小段薄膜能够可靠地被放至卷膜位置,大部分薄膜需要在薄膜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才能进入到卷膜位置,而薄膜在自由下落时可能被拉膜板顶端卡住,因而放膜的成功率不高,导致四连杆式开膜及放膜机构的可靠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四连杆式开膜及放膜机构放膜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顺序开膜及放膜机构,它包括底座(1)、放膜气缸(2)、连接板(3)、开膜气缸(4)、开膜机构(5),其中底座(1)为L型结构,底座(1)包括立柱(1-1),立柱(1-1)下端设有收膜板(1-2),立柱(1-1)的上端外侧与放膜气缸(2)的缸体连接,放膜气缸(2)呈竖直状态布置,放膜气缸(2)的缸杆与连接板(3)的一端连接,连接板(3)的另一端与开膜气缸(4)的缸体连接,开膜气缸(4)呈水平状态布置,开膜气缸(4)的缸杆与开膜机构(5)连接。
所述放膜气缸(2)和开膜气缸(4)均为带导杆气缸。
所述开膜机构(5)包括底板(5-1),底板(5-1)的下端外侧与开膜气缸(4)的缸杆连接,底板(5-1)的上端外侧与夹手气缸(5-2)的缸体铰接,夹手气缸(5-2)的缸杆与夹手(5-3)的一端铰接,底板(5-1)的内侧还竖直设有若干个吸盘(5-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时,放膜气缸(2)、开膜气缸(4)和夹手气缸(5-2)的缸杆均缩回;然后开膜气缸(4)的缸杆伸出驱动开膜机构(5)至吸膜位(A),吸盘(5-4)吸住薄膜,拉伸机构带动吸盘(5-4)将薄膜吸开一定距离,夹手气缸(5-2)的缸杆伸出驱动夹手(5-3)将已部分打开的薄膜侧边压紧在底板(5-1)的内侧,然后开膜气缸(4)的缸杆缩回带动夹手(5-3)至开膜位(B)并将薄膜全部打开,放膜气缸(2)的缸杆伸出至放膜位(C),带动已打开的薄膜放至收膜板(1-2)的卷膜位置上,然后各气缸回至初始位,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开膜气缸(4)和放膜气缸(2)顺序完成薄膜在水平方向上的打开动作和竖直方向上放膜动作,将薄膜可靠地放至收膜板(1-2)的卷膜位置,使放膜动作稳定可靠,提高了拉伸套膜包装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轴测视图。
图2是底座(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开膜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吸膜位(A)的工艺示意图。
图5是开膜位(B)的工艺示意图。
图6是放膜位(C)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6,一种顺序开膜及放膜机构,它包括底座(1)、放膜气缸(2)、连接板(3)、开膜气缸(4)、开膜机构(5),其中底座(1)为L型结构,底座(1)包括立柱(1-1),立柱(1-1)下端设有收膜板(1-2),立柱(1-1)的上端外侧与放膜气缸(2)的缸体连接,放膜气缸(2)为带导杆气缸,放膜气缸(2)呈竖直状态布置,放膜气缸(2)的缸杆与连接板(3)的 一端连接,连接板(3)的另一端与开膜气缸(4)的缸体连接,开膜气缸(4)为带导杆气缸,开膜气缸(4)呈水平状态布置,开膜气缸(4)的缸杆与开膜机构(5)连接,开膜机构(5)包括底板(5-1),底板(5-1)的下端外侧与开膜气缸(4)的缸杆连接,底板(5-1)的上端外侧与夹手气缸(5-2)的缸体铰接,夹手气缸(5-2)的缸杆与夹手(5-3)的一端铰接,底板(5-1)的内侧还竖直设有三个吸盘(5-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1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