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丝杠用螺母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1093.1 | 申请日: | 2012-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一登;中村敏男;井上俊哉;大塚清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1K1/64 | 分类号: | B21K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丝杠用 螺母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于用于汽车部件或定位装置等机械的滚珠丝杠的螺母,特别是涉及构成这种滚珠丝杠的螺母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滚珠丝杠具备:螺母,在其内周面形成有螺旋槽;丝杠轴,在其外周面形成有螺旋槽;多个滚珠,其配置在由螺母的螺旋槽和丝杠轴的螺旋槽形成的轨道之间;以及滚珠返回路径,其使这些滚珠从轨道的终点返回到起点,该滚珠丝杠是通过滚珠在所述轨道内滚动而使螺母相对于丝杠轴相对移动的装置。
另外,滚珠丝杠的滚珠返回路径有循环管方式及盖板方式等各种方式,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还提出有在螺母的内周面直接形成构成滚珠返回路径的凹部(滚珠循环槽)的方式。
具体而言,在这种滚珠丝杠的螺母部件中,在周向上不具有分割面而一体地形成,在螺母部件的内周面形成具有比雌螺旋槽(滚珠滚动槽)深(向半径方向外方凸出)的部分的长S字状的滚珠返回路径(下面,也称为“S槽”),利用该S槽顺畅地连接雌螺旋槽的两端。
这里,作为能够形成上述那样的S槽的技术,考虑了如下的方法:将例如圆筒状的螺母坯料配置成使轴向沿着铅直方向,在限制了外周面和轴向一端面的状态下将支承壳和冲头插入到螺母坯料内,利用凸轮部件使插入到内部的冲头向螺母坯料的径向外侧移动并压靠到螺母坯料的内周面(采用了冲头的锻造加工法)。
此外,作为形成S槽的其它方法,如例如专利文献2所示,也可以通过塑性加工在螺母坯料的内周面直接形成滚珠返回路径(采用了芯轴(arbor)的锻造加工法)。如图6所示,采用该心轴的锻造加工法采用具备圆柱状的加工头30的模具,所述圆柱状的加工头30具有与应形成的滚珠返回路径的形状对应的S字状的凸条部37、38。
并且,成为如下的状态:将螺母坯料W横向地(轴向沿着水平方向地)放置在台200上,使凸条部37、38朝上地将加工头30放入到螺母坯料W的内部,并固定基端部30a和末端部30b(该图(a))。然后,对模具的上部部件20施加压力而使其下降。由此,将凸条部37、38压靠到螺母坯料W的内周面W1而使螺母坯料1的内周面W1塑性变形而形成S槽17、18(该图(b))。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72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8106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滚珠丝杠(螺母)根据用途而有各种尺寸,若是对应于小径轴的,则螺母也为小径,并且,若进行循环的滚珠的直径大,则对应的螺母的S槽的长度也长。因此,S槽的长度也左右加工头及冲头的大小,为了在小型的螺母坯料的小径孔锻造大的S槽,在采用上述冲头的锻造加工法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必须将支承壳、冲头和凸轮部件配置在螺母坯料的孔内而使其动作,但无法设置支承壳等,无法锻造出所希望的S槽。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若要仅在螺母坯料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支承冲头来进行锻造,则冲头成为悬臂状态,因而强度降低。
另一方面,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的采用芯轴的锻造加工法中,若仅将加工头30(冲头)配置在螺母的孔内,则可进行动作,但每加工一个螺母坯料需要进行螺母坯料的抽出插入作业、加工头30(冲头)的抽出插入作业以及放置于使加工头30(冲头)的两端上下移动的机构中的这样的作业。因此,生产性低,因而尚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制造装置,其螺母坯料的更换作业效率比较高,即使是在螺母的孔径的尺寸比较小的情况下、或者是进行循环的滚珠(槽)的直径比较大的规格的螺母,也能够在螺母坯料上锻造出S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1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轮及配套使用的锁定与解锁工具
- 下一篇:用于健走机的吊挂式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