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0970.3 | 申请日: | 2012-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生;滕立杰;曹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013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独立 空气 悬架 整体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悬挂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
背景技术
在独立式空气悬架系统中,上/下控制臂是悬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一方面,它在车架间传递力和力矩,另一方面,它的布置形式及尺寸大小决定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在该系统中,上/下控制臂一端通过橡胶球铰链与车架,副车架或车身铰接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气囊承载座铰接连接。因此,为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平顺性,要求上/下控制臂不仅具备承载力强、刚性好、不变形等优良的技术指标,而且在其它指标,如:易加工、节约成本也是企业生产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现有的上/下控制臂大多从承载力出发采用焊接式结构,这种焊接式结构的上/下控制臂的不足之处是,零部件多、加工复杂,焊接质量存在隐藏的缺陷,虽经热处理等工艺也难以保证上/下控制臂同一端的铰销孔座轴线的同轴度、也难以保证上/下控制臂两端的铰销孔座轴线的平行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易加工、不变形、成本低廉、产品合格率高的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包含有下控制臂本体、下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气囊承载座铰接连接的一对铰销孔座、下控制臂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车架铰接连接的一对铰销孔座,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呈等腰梯形封闭结构,等腰梯形的各边截面呈T形、两腰及大底边的T形腹板朝向等腰梯形的各边围成的空间内、小底边的T形腹板朝向与气囊承载座铰接连接的一侧,所述小底边的的T形腹板与气囊承载座铰销孔座下端设置的加强肋连成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具有如下优点:本产品采用整体式铸造结构,局部结构得到加强,简化了加工工艺,同时,确保下控制臂同一端的铰销孔座轴线的同轴度、确保下控制臂两端的铰销孔座轴线的平行度,不易变形,提高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一种用于独立空气悬架的整体式下控制臂,包含有:下控制臂本体3、下控制臂本体3的一端设有与气囊承载座铰接连接的一对铰销孔座1、下控制臂本体3的另一端设有与车架铰接连接的一对铰销孔座2。所述下控制臂本体3呈等腰梯形封闭结构,等腰梯形的各边截面呈T形、两腰及大底边的T形腹板朝向等腰梯形的各边围成的空间内、小底边的T形腹板朝向与气囊承载座铰接连接的一侧,所述小底边的的T形腹板31与气囊承载座铰销孔座1下端设置的加强肋32连成一体。
上述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0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摩擦离合器的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