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60045.0 | 申请日: | 2012-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崔伯龙;缪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前锦炉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21426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正极 材料 全自动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正极材料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具体分为物料混合系统,物料灼烧系统,物料粉碎系统和干法包覆系统。物料混合系统由机械叉车将原料运送至原料仓内,通过真空输送至高精度计量器内,由计量器计量并输送至混合主机内部,完成计量输送后开始混合,混合同时辅助设备启动,保障混合主机工作安全、物料安全、工作连续性等,待混合结束后,混合后的物料自动排出到物料暂存仓内,物料暂存仓自带高精度出料器,由下级装量器具计量控制,单独输出下级工序所需重量物料;物料粉碎系统是将通过高温固相反应之后的软团聚块状物料,通过粉碎工序将块状物料打散,为了产品粒度的均一稳定,采用机械式粉碎方式,上级工序下来的块状物料先通过额破机组,通过挤压方式将块状物料挤碎,成为小颗粒物料,并再次通过辊破方式将物料继续挤压成为≤0.5mm级颗粒物料,再次通过机械式粉碎机组将物料通过撞击方式将物料软团聚全部打散,成为单粒子物料,过程控制要求严格,不允许破换粒子结构,控制精度高,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整个生产系统要求严格,所以,对物料灼烧系统也较为严格。目前的物料灼烧系统精度不高,无法满足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精度高,运行流畅,合格率高的锂离子正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锂离子正极材料全自动生产线,它包括物料混合系统,物料灼烧系统,物料粉碎系统和干法包覆系统,它们之间顺序连接。
所述物料灼烧系统包括轨道系统,提升系统和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相对设立的两台提升机,分别为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在所述第一提升机和第二提升机之间设有横梁,在该横梁上设有自动倒料机;在所述第一提升机一侧的轨道系统上设有坩埚定位系统,在所述轨道系统的第一拐角处设有第一坩埚拐弯装置,在所述轨道系统的第二拐角处设有进炉横向输送装置,在所述进炉横向输送装置后面设有进炉两级轨道,在所述轨道系统的第三拐角处设有出炉横向输送装置,在所述出炉横向输送装置前面设有出炉两级轨道,在所述轨道系统的第四拐角处设有第二坩埚拐弯装置。
所述进炉两级轨道和出炉两级轨道分别设在所述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两端。
所述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由炉体单间组成。
所述炉体单间至少为一间。
所述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焊接在炉体支架上。
所述炉体支架一侧为驱动端,另一侧为从动端,在所述驱动端和从动端下方为炉体焊接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提升系统,实现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力物力,采用坩埚定位系统,使定位精确,采用轨道系统,确保整个流程运行通畅,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能保证产品的合格率,整个生产线安排合理,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物料灼烧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物料灼烧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炉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物料混合系统;2、物料灼烧系统;3、物料粉碎系统;4、干法包覆系统;5、轨道系统;6、提升系统;7、高温固相反应炉体系统;8、第一提升机;9、第二提升机;10、横梁;11、自动倒料机;12、坩埚定位系统;13、第一坩埚拐弯装置;14、进炉横向输送装置;15、进炉两级轨道;16、出炉横向输送装置;17、出炉两级轨道;18、第二坩埚拐弯装置;19、炉体单间;20、炉体支架;21、驱动端;22、从动端;23、炉体焊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前锦炉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前锦炉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0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柔性人台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解决生态和农业用水矛盾冲突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