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加工断钻头电火花处理专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966.5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5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汪舵海;肖四海;金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加工 钻头 电火花 处理 专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油孔加工过程中断钻头的取出夹具,具体涉及一种曲轴加工断钻头电火花处理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能力的提升,工件材质一再提高。大部分工件都具有高韧性、高强度,给钻孔、攻丝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常常发生钻头折断现象。钻头断裂无法修复造成的报废占总废品的大部分,使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绝大多数企业都想方设法取出断钻头。
中国专利CN1035131C涉及一种从球墨铸铁曲轴油孔中取断钻头的方法,它是采用在油孔断钻头处加入2—10克猛炸药,插入导爆管,在导爆管上联接雷管,并引爆雷管,经1—3次爆炸既可顺利地取出油孔中的断钻头,使大量濒临报废的曲轴起死回生。由于采用爆破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中国专利CN2114539U公开了一种钻头丝锥断头取出器涉及钻孔、攻丝用附件。解决折断钻头或丝锥的取出问题。它有一握杆,其直径与需取出断头直径相同并在杆体上设有抓股,抓股之间形成凹槽,用于取出折断钻头时,抓股、凹槽呈与被取断钻相同的螺旋形;用于取出折断丝锥时,抓股、凹槽为直股直槽,简单体小,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但对于曲轴等大型工件的斜孔断钻头的取出效果不好。
目前,取出曲轴斜孔断钻头,一般采用震动或电火花方法。但震动方法时间长,消耗能量多。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用电火花机床取断出钻头,它采用电蚀原理,非接触加工,加工中不受力,能够方便无损的去除折断在工件里的工具、刀具、丝锥、断钻头。但电火花机床一般的夹具复杂,加工不方便,有些工件超大如曲轴等又无法装夹在电火花机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曲轴加工断钻头电火花处理专用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曲轴加工断钻头电火花处理专用夹具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与电火花机床工作台配合的通槽,通槽的两侧壁设有紧固螺母,底座的中部安装轴承,底板通过心轴与轴承连接,底板上的一侧安装固定V形块、另一侧安装可调V形块,两V形块的正后方均安装设有弹簧的螺栓和顶杆,螺栓穿过压铁的槽孔并通过螺母连接,压铁的一端置于顶杆上、另一端在V形块的上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设有通槽的底座与电火花机床工作台连接,底板通过心轴与底座上的轴承连接,这样底板可以在底座上360度旋转,方便工人上下工件,确定工件角度。将曲轴架在两V形块上,拧紧螺母使压铁紧压有断钻头的曲轴,从而固定曲轴,同时底板上一端的V型块采用可调装置,方便加工不同品种的曲轴。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夹方便,给工人操作带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和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曲轴加工断钻头电火花处理专用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设有与电火花机床工作台配合的通槽,通槽的两侧壁设有紧固螺母2,通过紧固螺母2与机床工作台固定,底座1的中部安装轴承3,底板4通过心轴5与轴承3连接,底板4上的一侧设有V形块6、另一侧设有可调V形块7,V形块6和可调V形块7的底部均通过螺丝与底板4连接,可调V形块7可调V形块23的结构类似台钳,可用扳手左右、上下移动V型块,用于夹装不同规格的曲轴,两V形块的正后方均安装设有弹簧8的螺栓9和顶杆10,螺栓9穿过压铁11的槽孔并通过螺母12连接,弹簧8在压铁11的下方,压铁11的一端置于顶杆10上、另一端在V形块的上方。
参见图5,将有断钻头的曲轴13架在两V形块上,拧紧螺母12,压铁11的一端压在顶杆10上,另一端紧压曲轴13,装夹完成,即可通过电火花机床取出断钻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兔湖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增塑工艺品塑型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对磷光体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