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型地漏组对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956.1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9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领;孟和平;刘坤雷;胡得朋;陈绍军;魏玉战;姜永明;冯辉;辛龙;迟海明;刘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地漏,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地漏槽组对作业中的A型地漏组对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石油平台A型地漏,主要作用为排除甲板上的积水,在安装组对作业中,由于地漏的重量较重和作业空间的局限,往往会用到5-6人合力从甲板底部举起使地漏槽组对到平台甲板上,耗费大量的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A型地漏组对辅助装置,其不受作业空间的局限,只需两人协作便可完成组对作业;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A型地漏组对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放置的支撑臂, 安装在支撑臂上的把手及托臂、穿过支撑臂和把手之间的提拉杆;其中,两托臂与支撑臂垂直连接并相对放置,两托臂之间通过轴撑及转轴连接为一体;提拉杆的一端与位于托臂上的直杆连接。
所述支撑臂的两个端部各安装有一圆板。
所述把手为长圆形,把手的一端各设一开孔, 两个把手开孔的一端采用销子连接连接方式安装在螺母上,螺母安装在提拉杆上。
所述托臂为门字形结构,托臂中间通过一直杆将门字形两端支臂连接在一起;托臂的一侧安装有一转轴,转轴的两端各套装有一轴撑,托臂的底部安装有两个挡杆,挡杆的其中一端与托臂的底部连接。
所述轴撑为圆形,该轴撑的一端与托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受作业空间的局限,只需两人协作便可完成组对作业;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即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支撑臂、1’支撑臂、2.把手、2’把手、3.托臂、3’ 托臂、4.挡杆、4’挡杆、5.转轴、6.轴撑、7.提拉杆、7’ 提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相对放置的支撑臂1 、1’,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臂1 、1’上的把手2、2’及托臂3、3’, 穿过支撑臂1 、1’和把手2、2’之间的提拉杆7、7’;其中,两个托臂3、3’ 与支撑臂1 、1’垂直连接并相对放置,两托臂3、3’之间通过轴撑6及转轴5连接为一体;提拉杆7、7’的一端与位于托臂3、3’ 上的直杆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支撑臂1 、1’的两个端部采用焊接方式各安装有一圆板;把手2、2’为长圆形,把手2、2’ 的一端各设一开孔, 两个把手2、2’开孔的一端采用销子连接连接方式安装在螺母上,螺母安装在提拉杆1 、1’上;托臂3、3’为门字形结构,托臂3、3’中间通过一焊接直杆,将门字形两端支臂连接在一起;托臂3、3’的一侧采用焊接方式安装有一转轴5,转轴5的两端各套装有一轴撑6,托臂3的底部采用焊接方式安装两个挡杆4、4’, 挡杆4、4’的其中一端与托臂3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不与另一个托臂3连接。上述支撑臂1 、1’, 把手2、2’,托臂3、3’, 挡杆4、4’,转轴5,轴撑6,提拉杆7、7’均为钢材制成。
使用时,将托臂3、3’插入到地漏槽内后提起,使支撑臂1 、1’架在甲板上,然后 ,旋动把手2、2’,使地漏槽上升,再使其组对到甲板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