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子母套式屏蔽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576.8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7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文豪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母 屏蔽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带屏蔽效果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工作时,通常会发出电磁干扰(EMI)信号,而EMI信号会对一些敏感型电路产生较大的干扰。目前抑制变压器出现干扰 (漏感) 的传统方法,是在底层绕组加包绝缘胶布后,再在胶布的基础上,绕几层较细密的裸铜线,使EMI因高阻抗与无隙缝而得以将脉冲及干扰信号包裹在变压器内部,起到屏蔽的效果。
但是,在粗细两组绕线之间,纵然有绝缘胶布附带扮演铺出平坦的曲面,仍然因为相邻圆形的粗线间所形成的凹陷以及绝缘胶布的柔软绕曲性,导致外层细裸铜线容易产生叠加、间隙等不平整现象,因此细铜线没有紧密地耦合在一起,使其不能完全的屏蔽变压器产生的EMI信号,造成变压器漏感高,影响电路设计。因此,在变压器生产的过程中,为控制漏感参数,对每层绕组的绕线与胶带等制作工艺要求平整与密合度高,生产速度缓慢,同时增加生产时的管制项目与工作负荷,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母套式屏蔽变压器,解决屏蔽绕组绕线困难的问题,使其屏蔽变压器产生的EMI信号的效果极佳,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子母套式屏蔽变压器,包括软磁铁芯、子套和母套,所述子套由子套骨架及其上方的接线绕组组成;所述母套由母套骨架及其上方的屏蔽绕组组成;所述母套套设在子套外形成屏蔽,母套骨架和子套骨架之间设置有互相连接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软磁铁芯穿过子套,并装嵌在母套骨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母套骨架和子套骨架上相对应的卡钩和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母套上设置有便于子套上接线绕组出线的出线槽,所述出线槽的个数根据变压器的设计需要而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独立绕线组的子母套组合结构,内层的接线绕组与外层的屏蔽绕组分别绕在子套骨架和母套骨架上,这样每层绕组上的绕线沿轴向耦合排列结构平整且紧密度高,从而能很好地控制漏感参数,使其屏蔽变压器所产生的EMI信号达到极佳的效果,而且子母套利用卡钩卡槽准确定位, 组装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子母套式屏蔽变压器,包括软磁铁芯1、子套2和母套3,所述子套2由子套骨架21及其上方的接线绕组22组成,子套2的接线绕组22沿轴向采用粗线来绕组排列在子套骨架21上,排列结构平整且紧密;所述母套3由母套骨架31及其上方的屏蔽绕组32组成,母套3的屏蔽绕组32沿轴向采用较细的裸铜线绕组排列在母套骨架31上,排列结构平整且紧密,母套3套设在子套2外形成屏蔽,所述软磁铁芯1穿过子套2,并装嵌在母套骨架31上,形成子母套式的屏蔽变压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内侧子套2与外层母套3采用独立的绕线组,这样每层绕组上的绕线沿轴向耦合排列结构平整且紧密度高,避免粗细线间因绕线不平整而出现绕线叠加、产生间隙等现象,从而能很好地控制漏感参数,使其屏蔽变压器所产生的EMI信号达到极佳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子母套组合结构的牢固性,使其内外两层绕组耦合排列更加紧密,所述母套骨架31和子套骨架21之间设置有互相连接固定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由设置在母套骨架31和子套骨架21上相对应的卡钩311和卡槽211组成,通过卡钩311与卡槽211之间相互扣合使得子套2能准确定位地套在母套3内,组装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进一步,所述母套3上设置有出线槽33,用于子套2上接线绕组22的出线外接,使得内层连接布线更加方便,而出线槽33是根据变压器的设计需要而设置不同的个数,一种实施方式是变压器采用单相供电绕组的情况,所述母套3上设置有两个出线槽33,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变压器采用三相供电绕组的情况,所述母套3上设置有三个出线槽33。
本实施例中,在子套2上设有绕线组的出线引脚,也可以在母套3上设有绕线组的出线引脚,使组装更加快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母套3分为两部分,采用包裹式套在子套2上,然后再在母套3上排布绕线组,安装结构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文豪,未经许文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