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输送带的单举升平台式张力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414.4 | 申请日: | 201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6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初兴仁;赵建海;张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北海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7/00 | 分类号: | B65H77/00;B65H5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输送带 升平 台式 张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输送带的单举升平台式张力站。
背景技术
张力站是钢丝绳输送带生产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所生产制造的张力站均为框架结构,框架内设置有分梳器、夹持装置、单举升平台、若干个小油缸、定滑轮、动滑轮等组成,定滑轮、动滑轮作用在每根钢丝绳上,通过改变油压的大小来调节钢丝绳的张力值,每根钢丝绳在相应的动定滑轮作用下形成了均匀一致的张力。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张力站的框架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三块框板纵置式结构,即由左框板1、中框板2、右框板3等距布置,在左框板1、中框板2、右框板3之间用多个连接杆4连接,最终形成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由于中框板2的存在,使得位于中间位置的钢丝绳必须要避开中框板2,此处需要加宽钢丝绳间的间距,从而无法实现所有钢丝绳等间距排列,并且由于中框板2的阻挡,不能使用牵引板将所有钢丝绳一次牵引通过张力站,只能人工单根依次穿绳,生产效率低。现有的张力站中,夹持部分5和张紧部分6均安装固定在一个框架内,因为框架为整体式所以夹持部分5和张紧部分6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整体强度并使结构庞大。这就使得操作者进入夹持部分5和张紧部分6之间穿绳时不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增加了穿绳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所有钢丝绳等间距排列,并且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钢丝绳输送带单举升平台式张力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丝绳输送带的单举升平台式张力站,包括夹持装置及恒张力装置,所述恒张力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单举升平台及张紧轮装置,所述第一框架由横向布置的第一前框板、第一后框板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前框板和第一后框板的多根第一连接梁组成,所述单举升平台及张紧轮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内,在所述第一前框板、第一后框板上具有用于钢丝绳通过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前框板和第一后框板为“口”形或为形。
进一步,所述张紧轮装置包括大横梁、2n个定滑轮、n个动滑轮及n个小油缸组成,所述大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2n个定滑轮固定在所述大横梁上,所述n个小油缸固定在所述单举升平台上,每个所述小油缸顶推一个所述动滑轮。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恒张力装置分开布置。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由第二框架、夹持板及夹持油缸组成,所述夹持板及夹持油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内,所述第二框架由横向布置的第二前框板、第二后框板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前框板和第二后框板的多根第二连接梁组成,在所述第二前框板、第二后框板上具有用于钢丝绳通过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前框板和第二后框板为“口”形或为形。
进一步,所述夹持板为弧形板。
进一步,所述夹持板的表面粘有胶板或织物芯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牵引钢丝绳穿过所述夹持装置及恒张力装置的引板,所述钢丝绳穿过所述引板固定。
进一步,所述张力站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
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丝绳输送带的单举升平台式张力站,由两块框板横置的方式替代原三块框板纵置的方式,整体结构紧凑,在保证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由于不存在中间框板,使得所有钢丝绳可以等间距排列,且可以使用引板将所有钢丝绳一次牵引通过张力站,便于用户操作,节省人工及时间,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该种结构的张力站提高了平板硫化机生产设备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各胶带生产厂家对设备的性能及自动化程度的更高要求,可以生产出更高级别的胶带及提高胶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 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恒张力装置侧面及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左框板1,中框板2,右框板3,连接杆4,夹持部分5,张紧部分6。
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装置7,恒张力装置8,第一框架9,单举升平台10,张紧轮装置11,第一前框板12,第一后框板13,第一连接梁14,开口15,举升油缸16,大横梁17,定滑轮18,动滑轮19,小油缸20,第二框架21,夹持板22,夹持油缸23,第二前框板24,第二后框板25,第二连接梁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北海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北海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功率传输系统
- 下一篇:基于优化算法的区域控制偏差网省协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