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八线电阻式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336.8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强;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克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产品技术领域,涉及触摸屏,尤其是涉及一种八线电阻式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与便携式电子消费品等领域。现有的触摸屏通常分为4个基本类型: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以及表面声波技术触摸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是成本最低且应用最为广泛的触摸屏。但是现有的电阻式触摸屏存在着:强度低,易破碎,耐用性不够,长时间的触按施压会使器件损坏,触摸屏触点易漂移,误差大,无法自动修正漂移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阻式触摸屏[申请号:201120333239.2],其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通过粘合剂层粘合在所述下片上,所述上片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硬质层、第一韧性玻璃基板、油墨涂层、第一导电涂层和第一印刷银线。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电阻式触摸屏强度低,易破碎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耐用性不够,触摸屏触点易漂移,误差大,无法自动修正漂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不易出现漂移,误差小,能自动修正漂移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八线电阻式触摸屏,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薄膜层和基层,所述的薄膜层和基层彼此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上电路层与下电路层,在上电路层与下电路层之间设置有隔离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路层与下电路层均连接有至少两根引出线和至少两根辅助引出线。上电路层与下电路层上分别增加5V的电压,在每一根引出线旁边增加一根辅助引出线,这样引出线的数量加倍,能有效的避免漂移,辅助引出线的起到读取实际电压的作用,从而自动修正漂移。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上电路层的边缘设有至少四根上电极线,其中的至少两根上电极线分别与所述的引出线一一相连,其余的上电极线分别与所述的辅助引出线一一相连;所述的下电路层的边缘设有至少四根下电极线,其中的至少两根下电极线分别与所述的引出线一一相连,其余的下电极线分别与所述的辅助引出线一一相连。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引出线和辅助引出线的数量总和等于上电极线与下电极线的数量总和,所述的引出线与辅助引出线数量均为四根且所述的引出线与辅助引出线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可以保护引出线与辅助引出线。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上电路层的上电极线与所述的下电路层绝缘相连,所述的下电路层的下电极线与所述的上电路层绝缘相连。上电极线与下电极线彼此绝缘,防止出现短路现象。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隔离层包括若干能将所述上电路层与下电路层分隔的透明绝缘点。透明绝缘点的直径小于0.035毫米。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薄膜层远离上电路层的一面设置有透明保护层。起到保护薄膜层的作用,避免薄膜层划伤。
在上述的八线电阻式触摸屏中,所述的薄膜层由PET材料制成,所述的基层由玻璃或PET材料制成。PET材料制成的面板层具有强度高,耐磨耗摩擦性和电绝缘性、透明性好、防渗透等优点,使得本触摸屏不易破碎。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八线电阻式触摸屏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强度高,不易破碎,耐用性强,能有效的避免长时间使用或环境因素导致的漂移,误差小,能自动修正出现的漂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薄膜层1、上电路层11、基层2、下电路层21、隔离层3、透明绝缘点31、引出线4、辅助引出线5、上电极线6、下电极线6a、柔性电路板7、透明保护层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克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克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