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摸式电子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091.9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乔东海;张骥;韩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式 电子白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板,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压感原理的触摸式电子白板。
背景技术
白板是一种可反复擦写的书写工具。通常用于教学、会议讨论,或个人与家庭记事。
为记录白板上书写的内容,一般业界的光学式白板,是通过白板笔在可卷动的画板上书写,当要打印时画板会向一侧卷动,利用装设在一侧的大型光学扫描仪,将画面书写的笔迹进行扫描,以存入控制板后印出。然而,卷动装置与大型扫描仪的成本很高,不易推广,且常见的光学式白板无法与计算机联机使用,难以将讨论的数据储存起来。
另一种可记录的电子白板采用红外线技术实现,在一般白板上加装两个接收器及一个控制器,使一支红外线笔放在白板上时通过两个接收器计算其相对距离,可获得红外线笔所放置的位置信息,但由于红外线有屏蔽作用,不易操作,且红外线笔不能承受强烈震动,故障率太高。常见的技术还包括简易型电磁感应式电子白板,虽然其可靠度和分辨率较高,但因电磁会相互干扰,所以一次只使用一支电磁感应笔,无法满足多位使用者同时书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子白板,除了可以方便地记录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外,也可以与电脑连接。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摸式电子白板,包括支撑架、书写屏、白板笔、控制面板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中设有中央处理模块,在所述书写屏表面覆盖有压力敏感膜,所述控制系统中设有触摸屏控制模块,所述触摸屏控制模块与所述压力敏感膜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敏感膜可以为电阻式压感膜也可以为电容式压感膜。在电子白板中一般包含至少一层压力敏感膜,其工作原理为:每一层压力敏感膜作为一个工作面,分别为X工作面和Y工作面,每个工作面的两端(X工作面为横向两端,Y工作面为纵向两端)各贴有一导电铜箔,称为该工作面的一对电极,分别称为X“电极对”即X+、X-,和Y“电极对”即Y+、Y-。再通过电子白板的触摸屏控制器在X“电极对”上施加一确定的电压,而Y“电极对”上不加电压时,X“电极对”所在的工作面就会形成均匀连续的平行电场。当用白板笔(或手指)触及表面书写膜时,触点处的电压反映了触点在X工作面的位置,将该电压通过Y+(或Y-)电极引到触摸屏控制器,经过A/D转换,便可得到触点电压的数字量,即X坐标。同理,在Y“电极对”上施加电压,以X+(或X-)电极为测量电极,便可得到Y坐标。当用白板笔(或手指)按板体表面的书写膜时,内层压力敏感膜和外层压力敏感膜在点按处发生间距变化,若为电阻式压感膜,则两层膜在该点处连接在一起,电流通过,导电膜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若为电容式压感膜,两层膜在点按处发生间距变化,引起点按处的电容变化,从而引起该点处的电压变化。变化的电压被侦测电路读取,这个电压与触点的位置有关,根据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读取的电压,可以换算为触点所在的X、Y坐标位置,进而可以获取到白板笔(或手指)在板体表面上点按的实际坐标值。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系统中设有音频信号处理模块和拾音装置,拾音装置输出的信号经音频信号处理模块处理后连接至中央处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拾音装置由麦克风阵列构成。
采用麦克风阵列作为录音的输入,麦克风阵列通过对拾取的多路语音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使阵列形成的波束方向图主瓣对准目标语音,“零点”指向干扰源以抑制干扰信号,从而尽可能地获取目标语音。其中波束方向及波束主瓣宽度与麦克风的间距、麦克风数目、麦克风的摆放位置、声源入射角及采样频率紧密相关。波束的形成不仅消除了使用单个麦克风时需人工调节麦克风指向性的问题, 而且可以使输出语音的信噪比大幅度提高, 从而无需人工干预亦可获得高质量的语音。采集到的音频信号通过音频信号处理模块进行编码、格式转换,可编码转换成MP3或WAV格式,然后进行保存,这样就可以同步记录语音和文字,形成生动的课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设有无线通信收发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收发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该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接收到的音频图像数据无线传输至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CU的I/O口扩展电路
- 下一篇:触点定位触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