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盖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57956.8 | 申请日: | 201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军;吴志刚;孙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K3/04 | 分类号: | B41K3/04;B41K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盖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印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金融自助设置中的自动印章加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被人们的广泛接受,金融领域中的越来越多的业务被自助服务终端所支持,目前,为了使自助服务终端可以处理比如支票,票据、合同等需要加盖印章、标签或封签的业务,就需要在现有的服务终端中增加一个可以实现签章的装置。
目前已知的自动盖章装置是采用旋转滚压的方式,该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控制不当,盖章容易模糊;对加工的精度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受旋转运动的限制,刻章印文必须在一个圆柱面上分布,因此更改印文内容需要定制印章,而刻制圆弧形印章也较平面印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盖章装置加工成本高,不易更换以及机构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提出一种采用柔性的关节进行印章的驱动,可以精确控制盖章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对印章的损害、压力过小而印不清晰的自动盖章装置。
这种自动盖章装置包括:
一传送机构,用于接纳并传送介质,包括至少一对互相加持的传送皮带和驱动该皮带的驱动轮,传送皮带的互相加持面形成接纳和传送介质的通道;
一介质置放机构,位于该介质的通道的一侧,包括用于介质通过时短暂停留抵靠的平板平台;
一印章滑动机构,与介质置放机构对置,具有固定印章的安装座,安装座的滑动平台,该滑动平台由一弹簧控制复位;
一印章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印章的安装座向介质置放机构运动的连杆机构;
该连杆机构带动印章与介质置放机构的平板平台弹性抵触。
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关节曲柄、第二关节曲柄和关节扭力控制弹簧,其中第一关节曲柄的一端和第二关节曲柄的一端通过一转轴铰接在一起,在该铰接处设有关节扭力控制弹簧使其弹性保持180度结合,该第一关节曲柄的另一端活动抵触该安装座,该第二关节曲柄的另一端与一凸轮相抵,该凸轮由动力装置控制转动。
进一步的,该凸轮在半径最大处具有一段半径不变的圆弧。
优选的,该第一关节曲柄与安装座之间通过滚动轴承滑动抵触。
优选的,在该介质置放机构附近设有检测介质位置的传感器。
优选的,该印章驱动机构具有一检测该连杆机构复位的传感器。
优选的,该平板平台表面设有一层弹性垫。
优选的,该平板平台为由弹簧支撑的浮动平板构成。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柔性的关节连杆机构进行印章的驱动,可以精确控制盖章的压力,避免压力过大对印章的损害、压力过小而印不清晰,同时本发明的柔性关节对介质的厚度、压印距离不敏感,不会因为介质的厚度不同、压印距离误差造成压印痕迹的差异。因此该自动盖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盖章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这种自动盖章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这种自动盖章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印章驱动机构的顶部透视图;
图5为印章驱动机构的底部透视图;
图6为印章驱动机构中凸轮的形状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自动盖章装置的盖章平台的方案简图;
图8为第三种自动盖章装置的盖章平台的方案简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介质,2传送皮带,3凸轮,4检测关节复位的传感器,5盖章机构的固定座,6驱动轮,7固定侧板,8印章,9安装座,10滑动平台,11连杆机构,12介质置放机构,121平板平台,13检测介质位置的传感器,14第二关节曲柄,15关节扭力控制弹簧,16第一关节曲柄,17滚动轴承,18驱动电机,19弹簧,20盖章平台减震垫,21盖章平台浮动板,22盖章平台浮动压弹簧。
具体实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7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干型热升华转印数码纸
 - 下一篇:可循环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