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7607.6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1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峻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视频 监控 数据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千兆以太网标准有两个:IEEE802.3z和IEEE802.3ab。IEEE标准化委员会1998年6月批准了IEEE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定义了在光纤和屏蔽双绞线(STP)上运行千兆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的单工基带传输系统可以简单分为发送机、通信信道和接收机三部分。发送机由编码器、多路复用器、调制器和脉冲成形滤波器组成,它完成为在模拟信道上可靠传输信号所需要的全部信号处理工作,并将信号发送到信道上。千兆以太网由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上面三层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与应用有关,而下面4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则与网络控制和数据传输/接收有关。其中,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各自实现自己的功能,相互之间不影响操作。
目前,目前主要的高清监控视频传输方式以及其缺点:
1.百兆以太网传输。这种方式传输的带宽低,只能用于高清视频的压缩数据传输,而该装置可以传输的带宽高,可以传输高清视频的非压缩数据。
2.HD-SDI传输。这种传输方式虽然带宽高,但是同一根传输介质上只能实现单向传输,该装置使用双绞线或光纤都可以使用双向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提供一种很好的视频数据传输方式,可以在传输视频数据的同时,复合音频数据、控制数据以及报警数据,并且可以实现音频数据、控制数据以及报警数据的双向传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发送装置和至少一个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都至少包含有一个网络接口,所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经网络接口间安装的双绞线或光纤连接。
更进一步地说,网络接口为RJ-45接口时,网络接口之间接一网络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可以在传输视频数据的同时,复合音频数据、控制数据以及报警数据,并且可以实现音频数据、控制数据以及报警数据的双向传输。
二、可以有多个发送装置和多个接收装置,监控覆盖面广、多地查看监画面。
三.可以对已经衰减了数据进行一次数据恢复,并把恢复的数据完全转发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若采用RJ-45接口为网络接口时可以接长达120米的非屏蔽双绞线,若采用光模块为网络接口时传输距离可达80千米,传输稳定,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基于千兆以太网物理层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发送装置和至少一个接收装置,所述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包含接口芯片、数字逻辑单元、数据接口、供电装置和网络接口。
所述发送装置发出的数据经数字逻辑单元封装成千兆以太网帧数据,发送致接口芯片,接口芯片经网络接口将数据发送出去;接口芯片接收从网络接口传来的以太网帧,再将数据传输至数字逻辑单元,数字逻辑单元将以太网帧数据分解后传送致相应的数据接。所述接受装置经接口芯片通过网络接口接收以太网帧数据后,再将以太网帧数据发送至数字逻辑单元,数字逻辑单元将以太网帧数据解码分解出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可以没有数据)、报警数据(可以没有数据),通过并行数据接口发送出去;数字逻辑单元也可以将通过并行数据接口接收到音频数据(可以没有数据)、控制数据(可以没有数据)、报警数据(可以没有数据)复合封装成以太网帧数据,并发送到千兆以太网物理层集成芯片,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再将以太网帧数据通过网络接口发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已经衰减了数据进行一次数据恢复,并把恢复的数据完全转发出去,因此本实用新型若采用RJ-45网络接口可以接长达120米的非屏蔽双绞线,传输稳定,成本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江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7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